營口城外的這一仗最終以清軍的全面潰敗而告終,本就因為兩次失敗而士氣低落的清軍,在主將洪尼喀昏迷之後更是再無半分抵抗的意志了。筆硯閣 www。biyan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事實上當洪尼喀昏迷之後,軍中的滿蒙士兵首先開始了逃亡,這一變故不僅讓圖魯什等滿人將領感到震驚,更是讓還在堅守原地的漢人將領感到難以置信。
在這些前明軍將領的記憶中,只有明軍不戰而逃的場面,何曾見過滿洲兵這麼四處逃竄過。滿人和蒙人的帶頭逃亡,摧毀了這隻清軍最後保全自己的一絲希望。
既然滿洲主子們都不願意打了,這些投降的漢人將士又憑什麼在再戰鬥下去呢。看著原本已經有些模樣的陣列,因為個別滿蒙士兵的逃亡而導致的全面潰散,圖魯什等滿人將領也終於不用思考接下來這仗要怎麼打了,大家且各自逃命去吧。
清軍的崩潰來的過於突然,李佑率領的明軍都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畢竟剛剛清軍派出抵抗的小部隊還是相當頑強的,如果本陣的清軍也和剛剛的小部隊這麼頑強,李佑手中這兩個排的兵力還不夠一次進攻的。
因此,李佑雖然聽從了軍令向清軍本陣繼續進攻,但是卻並沒打算直接衝進清軍陣列和數倍於己的敵軍糾纏,他只是打算在外圍進行牽制而已。
李佑的謹慎,使得明軍無法將這隻清軍大部圍殲於此,不過這倒是保全了他麾下部下的性命。當他看著清軍的陣列如同山崩一般垮塌之後,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判斷出現了偏差,清軍實際上已經再無抵抗的能力了。他這才修改了計劃,命令各排分散追擊。
明軍一直追到清軍大營外才鳴金收兵,當晚洪尼喀甦醒過來得知逃回軍營的士兵還不到300人,氣急攻心之下終於吐血而亡。
圖魯什等人都沒有等到天色大亮,就找了一輛馬車將洪尼喀的屍體草草裝上,便帶著營中剩下的200餘士卒逃往了西面的耀州城。
耀州城距離營口約50里,在營口港未曾修建之前,這座小城才是控扼遼河口的屯兵重地。此外耀州城也處於蓋州和海州兩地的中間,距離兩地皆為60里上下,是海州軍支援蓋州和復州的必經之地,可謂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交通要點。
營口的失陷,主將洪尼喀的亡故,很快就以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往了瀋陽。雖說是八百里加急,但是當黃台吉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已經是營口淪陷的第三日午後了。
接到消息之後,他便立刻召集瀋陽城內的諸貝勒議事。自黃台吉登基改元之後,滿清的中央政權進一步集權,國家政策都必須經過朝堂公論才能頒發實施下去。
但是唯有一點傳統,黃台吉還沒敢徹底推翻。那便是努爾哈赤時代建立的,凡是軍國之事必先諸貝勒議之,接著是八旗眾將議之,其他人基本沒權利參與討論軍機大事。
和諸貝勒討論的是這一仗要不要打,和八旗眾將討論的則是這一仗怎麼打。由這一議事程序可知,滿清實為愛新覺羅家的私產而不是什麼滿人之國,至於蒙古人和漢人就更加沒份了。
往日諸貝勒議事時雖然說不上氣氛有多麼融洽,但起碼人人都還是會說上幾句的,畢竟這可是愛新覺羅家的天下,誰也不想做亡國滅族之人。
但是今日到場的諸貝勒卻一個個都沉默不語,即便黃台吉點名詢問,這些貝勒們也是說一些效忠汗王的廢話。顯然在莽古濟格格死後,不少人終於意識到,眼下的滿清已經不是愛新覺羅家的,而是大汗家的江山。
要是觸怒了大汗,就是姓愛新覺羅也不能免死啊,而且死得還是這麼悽慘。誰也不清楚在大汗平日溫和可親的面具下面,到底有著一顆如何的虎狼之心。平日裡大汗對這位姐姐有多恭敬,下起手來就有多狠。
諸貝勒終於還是認慫了,在黃台吉沒有表明自己的態度之前,誰敢擅自表明自己的態度呢。他們覺得自己既沒有莽古濟格格這麼大的勢力,和大汗之間的關係也不可能比莽古濟格格更為親密,大汗若是處置其他們來,估計更下得去手。
對於大政殿上出現這樣的局面,黃台吉也覺得有幾分尷尬。過去他總是嫌棄這些諸王貝勒在議事過於吵鬧,絲毫沒有顧及君臣之禮儀,實在是太不成體統了。
但是當大政殿上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