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去,周大銅給程煜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三十多年前的故事。
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周大銅的父親還是個鄉衛生院的年輕醫生。
當然,說是醫生,其實就是個衛校畢業的中專生,但在那樣的年代,醫療人員人手嚴重不足,醫療專業的中專生也需要經過五年的專業學習。而在那樣的年代,中專無疑也是改變自身命運的一大途徑,所以即便是中專,能考上的學生,在初中生當中也算是品學兼優之人。
進了中專,周大銅的父親也沒有因此而懈怠,在校期間就時不時的會因為鄉衛生院的人手不足,被周大銅的爺爺喊去幫忙。
一方面是幫忙,另一方面,其實也是鍛煉和實習的機會,周大銅的父親,周紅旗同志,也沒辜負其父的期許,還沒畢業就儼然成為一個頗為稱職的醫生了。
畢業之後,周紅旗原本有機會留在市裡的醫院,不過那樣至少要經過好些年的基礎工作,才有可能在提升自身學歷的基礎上,成為一名真正的醫生。
作為醫二代——周紅旗的父親是鄉衛生院主管行政的副院長,本身雖然醫術淺薄,屬於純粹的行政管理人員,但周紅旗還是配得上醫二代這個身份。
作為醫二代,周紅旗在其父親的安排之下,直接從中專被分配回了鄉衛生院。
除了個別醫生,周紅旗甚至算是鄉衛生院裡不可多得經歷過系統學習的持證醫師了——哪怕程煜其實很懷疑,八十年代的西北某貧困鄉,究竟是否存在持證醫師這樣的詞彙。
兩年時間下來,周紅旗在鄉衛生院,還真是建立了一套在困難環境和惡劣醫療設備的條件下,治療部分與此息息相關而生的各種感染病症的醫療辦法。
根據周大銅所言,多數都是土辦法,治療的效果肯定比不上城市裡的醫療手段,但勝在有效且對醫療器材和藥材需求不高。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周紅旗迎來了他改變命運的機會。
因為畢竟是在冊的醫生,所以當周紅旗所在的市里號召年輕醫生加入援非醫療隊的時候,周紅旗也是得到了通知的。
不過顯然鄉里乃至縣裡都沒把這太當回事,畢竟周紅旗只是中專畢業剛兩年,年紀也才剛剛二十一歲的小伙子。加入援非醫療隊的,更多的都是各院積極培養的高材生,從非洲回來之後,那可是要當成各院的骨幹進行培養的。
但偏偏就是這樣的一次看似不是機會的機會,周紅旗卻是認認真真的填寫了報名表,鄭重其事的寄了出去。
除了表格上規範的那一套,周紅旗還寫了一封不算太長的信,連同報名表一併寄了出去。
那封信里,周紅旗詳細的敘述了自己這兩年,包括之前得到那些實習機會的時候,針對窮困地區醫療條件和醫療水平不足,所作出的努力。
這其中,有大量的案例,也有大量概而述之的土辦法。
不管是什麼辦法,洋的也好土的也罷,康復人數是扎紮實實擺在那裡的。
所以,這封信寄上去之後,還真就起到了作用。
援非醫療隊的建立素來是很受重視的,哪怕那次的號召主要就是他們一個市,但到了決定人員的時候,省衛生廳也還是派下了一名副廳長,來牽頭監督這件事。
市衛生局在收到周紅旗的報名表和信件之後,其實並沒有太當回事,而這可能就是周紅旗的運氣來了,那名副廳長也就是在會議上強調了要不拘一格提拔人才,要讓有志於去援助非洲兄弟的年輕醫生切實獲得鍛煉機會的問題。
然後,那名副廳長就在市衛生局已經篩選出的名單之外,隨便拿起了幾張報名表。
這其中就有周紅旗的。
其他幾個人的報名表著實乏善可陳,也的確沒引起副廳長的重視,但看到周紅旗的報名表之後,副廳長卻是認認真真的讀完了那封信。
說起來,這位副廳長還認識周紅旗。
副廳長的愛人,是周紅旗所就讀的中專的副校長,同時也是周紅旗的任課老師之一。
她其實還挺喜歡周紅旗的,當老師的,誰還能不喜歡用功學習的孩子?並且在周紅旗畢業的時候,還因為周紅旗選擇回了鄉下感到惋惜。
第五百三十六章 周大銅父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