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大總統自歐洲載譽而歸,於抵達上海時進行演講,上海各界熱烈響應…」
「………總統宣稱,要不惜一切代價,降低『西班牙流感』在國內的傳播速度,減少病患死亡數字,確保國民安全,並呼籲全國民眾遵循衛生部頒發之衛生守則,確保自身及家人之安全…」
「………西方媒體質問政府出兵烏拉爾、哈薩克等省之行為,總統回應稱上述地區自古以來即為中國領土,政府出兵之舉措沒有任何問題…」
在經過了多年的建設之後,如今的北京已經煥然一新。尤其是在老北京的城牆外,那座新建的新城市。在城市建設部的規劃之下,整個城市顯得非常的『新』,確切的講是充滿了現代感。
整齊的建築佇立在地面上,行人要麼行走在人行道上,要麼就是騎著自行車。剩下的則多是乘坐著公交和有軌電車,尤其是那些有軌電車,幾乎每一列都擠滿了人,交通部門甚至都曾經考慮過,要不要進行招標,弄一個雙層的有軌列車出來,好多裝載一些乘客,減少交通上的壓力——————也不奇怪,作為中國的首都,北京本來就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尤其是在國社政府成立之後,在老北京城的外面又多了一座新城,北京的人口也比過去激增了不少。
而此時此刻,在新舊城區的街道上,一些十五六歲的少年正揮舞著手裡的報紙。不停的叫賣著。
自從國社政府推行了義務教育之後,基本上只要是年齡達到標準的孩子,便全部都被送入了學校裡面。每到上學的時候。城市內的路面上便看不到一個到了上學年齡的孩子。
理所當然的,那些報童也包含在了其中…
於是很快的,報童這麼一個歷史性的角色便徹底的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取而代之的則是一些年紀稍微較大一些的十五六歲,十七八歲的少年…
這些基本上都是因為年紀過大,已經無法入學的。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教育是要從小抓起的,若是放鬆了限制。那最後恐怕就沒個頭了,到最後豈不是20多歲,卻沒有機會讀書的少年也要被送進學校去?
總而言之。不管怎麼說,如今報童已經基本上在中國的街道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則是這些報『少年』。另一方面,儘管這些少年的薪水要比原來的報童高上一些。可是聲音明顯也要大上一些。再加上體力等其他各個方面,所以僱傭這些人,和原來僱傭報童的時候相比到也沒多少區別。
面對著這一條條的新聞,相當一部分的行人都選擇從報『童』的手中買下報紙,了解最新的諮詢。即便是那些沒有買下的,也有那麼幾個選擇湊到買下的人身邊,打算從他們那裡得到最新的了解。而那些已經買下報紙的行人,通常也不會吝嗇。而是大大方方的把手中的報紙分享出來,若是碰上不識字的。甚至還會主動念出,並與之共同探討——————沒辦法,雖說如今國社政府已經推行義務教育一段時間了,可義務教育針對的僅僅只是那些適齡的兒童,而絕對不是成年人…
在考慮到辛亥革命之前,中國那極低的識字率…
雖然如今的中國十分繁華,但不得不坦誠的是,大街上的行人十個里,恐怕也未必能有一個識字的。就這樣,還是在囊括了義務教育之後,那些已經懂得了一些文字的學生們…
不過即便是這樣,也沒有阻礙這些人對國家大事的熱衷,哪怕這些人有些時候總是會提出一些異想天開,乃至讓人啼笑皆非的主意出來。
然而不管怎麼說,眼前這些繁華的景象,畢竟是嚴紹他們一直以來所追求的…
而另一方面,那些報紙上的消息到也不假。
嚴紹在上海的時候,的確進行了一番演講,也的確受到了上海各界的熱烈回應——————從某種角度上講,若是不熱烈那才奇怪呢,畢竟好歹嚴紹也是這個國家的總統,哪怕是出於不得罪人的心理,至少也給稍微用些力氣鼓鼓掌什麼的…
何況即便嚴紹和雨石銀行擋了不少人的財路,但沒有嚴紹,便沒有如今的繁榮,這些他們還是懂得的。所以除了少數人之外,大部隊的人都對嚴紹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而且嚴紹這次出訪歐洲,也的確是給國家帶回了許多榮譽,尤其是其
第六百九十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