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加入了中盟,就已經等於是選擇了陣營。
但是拉瑪六世還是不希望泰國與中國之間的關係變得過於緊密,畢竟誰也不清楚這個剛剛誕生沒多久的【中盟】究竟能走到哪一步,是成功亦或者是失敗?
何況在潛意識裡,拉瑪六世對中國也未嘗沒有警惕和敵意。
當然,拉瑪六世對於中國的警惕,已經不再是中國可能會吞併泰國。畢竟拉瑪六世自己也很清楚,中國會選擇吞併泰國的可能性並不是很大,這點從他選擇成立【中盟】並且邀請包括伊朗和泰國及日本在內的國家加入這個同盟就可以看的出來。
眼下中國的野心更像是想要成立一個龐大的聯盟,而不是令自己成為一個在領土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龐大帝國。
當然,會如此,拉瑪六世也曾經懷疑或許是因為這次一次兼併了太多的土地,結果導致新的領土上叛亂四起,因此不得不放慢步伐的緣故。
但是或許中國不會再繼續吞併其他的國家,可這卻不能保證,中國就不會做出其他可能會『吞併』泰國的行為,包括扶持泰國境內的華人。
與其他的東南亞國家一樣,華人在泰國的數量絕對不少。並且相對來說,華人在泰國的情況多少也要比其他國家強上一些,尤其是由歐洲殖民者所控制的菲律賓或是印度尼西亞等地。
而這也令在泰國的華人,擁有相當強的力量。同時令拉瑪六世對境內的華人非常警惕。
事實上拉瑪六世在任內最著名的一項政策之一,就是推行了華人同化的政策。沒辦法,誰叫如今華人在泰國的地位一直不低,而且就連拉瑪六世的祖先,也是憑著斬殺了身為華人的前任國王吞武里大帝。推翻了吞武里王朝才稱的帝呢。
曼谷王朝,也就是這批叫拉瑪的帝王,其第一個登基的肯定是被稱之為拉瑪一世的那個帝王了。
然而實際上。在曾經的一段時間裡,拉瑪一世曾經自稱自己是吞武里大帝的兒子。也就是吞武里王朝的繼承人。並且還給自己弄了一個漢名,那就是鄭華,因為前任的吞武里大帝名為鄭信…
當然,鄭華的確算是鄭信的兒子,只不過卻是義子,而且兩人的年齡似乎也只差了兩三歲的樣子。鄭信的泰國名字為達信,史稱『達信大帝』或『吞武里大帝』,是泰國人心目中五位偉大的『大帝』之一。
拉瑪一世原名通鑾。是鄭信的親信,被封為大元帥,又封他為皇子,但就像前面說的一樣,其實兩人年紀僅差兩三歲。
鄭信的父親鄭達出身於中國廣東澄海華富里,雍正年間南渡暹羅,居大城府,是一位攤主,致富後改名為鏞,他的母親諾央是暹羅人。鄭信就出生於大城府。他7歲時開始在一所上座部佛教僧院接受教育。經過7年的學習,成為一名皇家侍從。
在傳說當中有一次,他和同於寺中當沙彌的好友通鑾出寺托缽化緣。見一中國算命老先生,算命先生看了手相,告訴他們,他們兩人將成為國王。他們當然沒有認真對待,但後來鄭信果然稱為暹羅王,而通鑾也真的成為鄭信的繼承者拉瑪一世。
在鄭信還沒有成為國王的時候,正是緬甸入侵泰國時,當時泰國相當一部分的領土都已經淪陷。與此同時鄭信則是率領自己的追隨者,不斷的抵抗著緬甸人的入侵。
對泰國人來說值得慶幸的是。就是這個時候,爆發了緬清戰爭。
為了確保自身的安全。緬甸人不得不從泰國撤了回去,這個時候鄭信趁勢而起。趕走了入侵的緬甸人,並且在1769年12月28日被擁立為王,史稱吞武里王朝。1770年隨後消滅各地割據勢力,統一了暹羅全國,又多次對柬埔寨進行軍事擴張。他也派使臣到中國,入朝稱屬臣於清廷。建立了吞武里王朝,成為了赫赫有名的吞武里大帝。
如果故事只是到了這裡的話,那麼鄭信無疑將會成為一個英雄,畢竟作為一個華人成為了一個國王,鄭信在過去數千年的歷史當中也算是非常少有的了。
可是在12年後,也就是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鄭信被政變推翻,當時拉瑪在柬埔寨前線,待拉瑪回到暹羅後他下令將鄭信處死。
於是吞武里王朝一世而亡,幾乎和秦朝沒什麼區別。在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