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姓考官聽見這話,臉上露出嚴肅之色,鄭重的道:「當然有關係。一筆閣 www。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科舉為何而開,難道不是為了朝廷選拔有用之才?朝廷為何要選拔有用之才,難道不是為了國富民安?
所謂民安,難道不是懂得百姓所需為何物?
我等為科舉之考官,若是連百姓所需何物都不明白,那麼還有何用處?
我等為朝廷之棟樑,若是連何為國富民安的道理都不懂得,那麼有何臉面去見陛下和這天下的百姓?」
劉姓考官聽見這話,微微一怔,張了張嘴,一時之間竟然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身為禮部之人,他自認為自己的嘴皮子功夫已經練到了一定的地步,可是看見這位張大人,方才知道什麼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他想了想,剛準備要反駁,還沒有開口,就聽見面前的這位張大人繼續道:「對於這篇策論,本官的觀點恰恰與張大人相反。
本官乃是戶部員外郎,對於錢糧之事要比張大人了解的更多。
這位考生的文筆卻是十分的稚嫩,難登大雅之堂,可是內容卻是於國於民,皆有大利!
剛開始的時候,本官對於這篇策論也是很失望,以為能夠寫出那等詩詞之人,策論雖不說一絕,卻也不當如此難堪。
可是,細讀之下,本官才明白,何為大巧不工,何為大智若愚。
此考生用詞十分淺顯,語句也只是通順,甚至都沒有對仗工整,可是所說的每一句話卻都是直指要害,說到了要點。
今日之中原為何有數十年未有之大飢,劉大人可知道?」
劉姓考官聽見這些話,眉頭緊皺,想了想,回答道:「自然是天災」
張姓考官點了點頭,說道:「確實因為天災,可是更多的則是!」
劉姓考官聽見這話,眉頭皺的更緊,想要說些什麼,張了張嘴,卻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畢竟,他只是禮部員外郎,負責的乃是京師的教化之事,對於錢糧之事,一無所知。
之前能夠回答天災,也只是道聽途說。
中原連續兩年大旱,莊稼全部乾枯在田地里,百姓們顆粒無收,只能吃以前的存糧。
可是,百姓們能有多少的存量,支撐一小段時間還可以。
時間一長就只能挨餓。
按照常理,北方四州也產糧食,雖然不多,卻有富餘。
南邊的江南兩道更是魚米之鄉,每年的產糧足夠支撐京畿之地兩年之久,支援一下中原之地,應當問題不大。
可是最後的結果卻是
劉姓考官想到這裡,沉默下來,看著張姓考官,似乎想要得到他的回答。
可是,張姓考官也只是嘆了口氣,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深究,而是道:「此子之策論,直指朝廷弊病,並且給出了許多能夠使糧食增產之方法,雖然還沒有經過驗證,可是跟其他考生華而不實的文章相比,卻是好了太多。
因而,劉大人所說言之無物,恕本官實在不能理解,若是這樣一篇文章都只是言之無物,那麼,這裡這裡多的考卷,有幾篇是言之有物的?」
劉姓考官聽見這話,想了想,還是有些不服氣。
抬眸,看著張姓考官,開口道:「科舉之法,乃是祖宗之制,這篇策論做的好不好,不是你幾句話就可以定論的。
縱然其內容有幾分道理,可是這樣差的行文,若是取了,豈不是對其他考生的不公平?」
張姓考官聽見這話,臉上露出憤怒之色,看著劉姓考官,反問道:「請問劉大人,何為不公平!?
依本官看,若是不取這篇言之有物的策論,而取那些空有其表,華而不實的策論,才是對天下百姓的不公平!
莫不是劉大人也只會做那等華而不實的策論,因而才會由此高論?」
劉姓考官聽見這話,臉上同樣露出憤怒之色,伸出一隻手,指著張姓考官,怒道:「你,你」
還沒有開口,就聽見張姓考官冷聲道:「這篇策論確實不是你我可以定論的,也不是趙大人可以定論的,依我看,應當上奏給陛下,請聖裁!」
一篇小小的鄉試
第三百七十二章 策論之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