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自身的進化是為了適應自然環境的演變,就像人類的尾巴消失,闌尾退化,腳掌退化形成足弓,看起來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詞字閣http://m.cizige.com
但當人類邁向太空後,生存環境變化太快,人類無法在短時間內自主產生進化。如果有一個高於人類的物種作為模板,指明方向,那麼朝那個方向進化就簡單了。
可是,人類已經是地球上的萬物之靈了,沒有可以參考的生物樣本,那麼進化的方向將會是什麼呢?
這時,有人想到可以開發某種人為催化劑,推動人的進化。不過問題也隨之產生——不管人類的探索欲望有多麼寶貴,改造環境vs改造人類自身,這兩個觀點在學術界始終都存在,而且僵持不下。
環境派和自身派,兩大派別涇渭分明。
改造環境看起來是不錯的選擇,也是自人類有文明以來許多人正在幹的事。但改造耗費的資源可謂極度龐大,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且對環境傷害巨大。一旦自然環境發生改變就得推到重來,風險也就成倍提高;
隨著科技進步和人類向外太空發展,後者相對消耗更少的優點體現出來了。而更實際的問題擺在人們眼前,許多科學預言其實需要極端時空來驗證,地球上的空間尺度以及實驗環境完全不滿足,人們需要在宇宙尺度上尋找正在發生的實驗並觀察。
所以改變人類自身,變成更加合理的選項,也是一勞永逸的方法。
這兩派的爭論在數十年間,變成了學術界曠日持久、針鋒相對的言論風暴,波及各個研究領域。
自從地球上國家的界限消失後,新一代人認識到光說無益,不管怎樣,科技進步和技術爆炸,都將促使人類的探索加快步伐。解決辦法在早該提上日程的行動面前,變得軟弱無力,不堪一擊。
莫甘娜的觀點很清晰——這都是你們自定的規則,她不認。
環境派和自身派完全可以同時發展,各自階段不同而已,沒必要爭論。
但在實際操作層面,她更傾向於改造人類自身。
因為生物學家對生命起源的猜想,也要放在宇宙尺度上尋找星際有機分子來驗證。當人類步入星際時代,它的真正價值只有在未來才能完全發揮。
所以,改變人類自身變成了莫甘娜的畢生追求。她認識到,只有行動起來再看結果,才是正確應對之法。
南極的凜冽寒風熄滅不了人類火熱的探索之心,艱難的路途也無法阻擋研究者的腳步。
幾周後,當考察隊抵達了十七號冰川,站在萬年不化的巨型冰山旁時,果然不出所料,他們發現了深埋南極地下冰湖中的寶藏。
這裡存在著一個巨大的原始生態圈,湖底的生物像是從誕生之初就從未進化過,這裡的生態變化曲線平直,原始海底火山噴發後就遺留在此地,並依然保持著地球生命最原始的樣子。
人類無從知曉生命在地球上的最初形態,所以一直存在諸多假設。一種可能是,最初的有機小分子或許出現在海底熱泉附近,那裡具有足夠的熱量以及合適的化學物質,能為生命進化提供必要的需求。
微生物,是最早在地球上出現的生物,也是最為古老的物種之一,它們進行光合作用,生存於大量的菌落中,存在了大約三十億年;珊瑚海綿類,存在了近八億年;原始水母、腔棘魚、馬蹄蟹,還有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動植物
這些生物比恐龍還要古老,本應滅絕了,但在這裡卻數不勝數。
莫甘娜被徹底震撼了,內心激動欣喜,立刻在南極基地展開工作,瘋狂研究了一年。
期間她收集並測序了上千種生物樣本。這些生物大部分是黏菌和藻類,也有還未命名的單細胞生物,它們都同時保持著植物與動物的特性。
最後,她帶著生物樣本和研究資料,回到了自己的研究室,開始用基因篩查和編輯技術逐一查找自己心中的目標。
看起來,這就是莫甘娜要尋找的東西了。
她堅信,同源異形基因必然會在這些珍貴樣本中誕生。
————
綠色熒光照亮的大廳中,影像信息消失了,喬伊娜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