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歲末,是華語電影非常值得紀念的一個月份。在12月里,發生了兩件大事,首先是《無間道》,12日於香港上映,然後是《英雄》,14日於大陸上映。
兩部片子的意義無需多言,但比較有意思的是:《無間道》成就了港片的最後輝煌,使得這個伴著無數年輕人長大的文化情結,以一種近乎悲壯的姿態死去;而《英雄》恰恰拉開了內地大片時代的帷幕,甚至它的製作經驗和宣發手段,已經成了日後商業片的標準模版。
一個正慢慢凋零,一個正生機勃發,不談什麼歷史的巧合性,悲傷的只有電影。
話說《無間道》公映之前,為對得起它的龐大造價和明星陣容,片方便開始了喪心病狂的宣傳活動。褚青作為主要演員兼投資方之一,自應參與策劃,可人家躲在小煤窯里拍戲,根本不吊。沒辦法,寰亞只好鐵肩擔?小-說-3.--義,自己敲定了全部流程。
林建樂搞了個很蛋疼的計劃,先是派華仔、偉仔兩大巨星跑去新加坡那邊,啟動了一輪叫「亞洲首映禮」的東東。隨後又拉回本土,弄了個「香港首映禮」,這還沒完,發行居然不是一下子鋪開,而是擠牙膏似的先在大影院試映。
等過了一周,好麼,繼續來了個「第三輪首映禮。」
別看折騰,效果還真不錯。《無間道》上映八天,就刷下了2200萬的票房,而兩周後,這個數字已超過了3000萬,破了香港影史兩周票房的最高記錄。
小夥伴們都嚇愣了,說實在的,沒人對它抱有太大期望,只是盡人事聽天命。比如劉德樺,他預估的票房僅有兩千多萬。
可現在的情況,哇!我發起瘋來我自己都害怕的那種敢腳,溜溜的直奔五千萬去了。
這下,事情徹底大條!每個有幸參與其中的傢伙,嗨到不能再嗨了。
其實歸結原因,除了電影本身夠硬之外,戳動了港人情懷也是重要一點。給《無間道》寫文案的那哥們絕對功不可沒,早早的就按上了一句:「港片救市之作!」
就是這句話,公映之前都當它是個玩笑。可公映之後,觀眾和影評人一看,喲,還真挺吊的!有新意,有技術,有演技,有逼格,妥妥的佳作。
就跟《少林足球》一樣,香港太需要振作士氣的電影了。沒人捨得噴,一水的讚美之詞。而隨著影響力越來越大,片方也便推波助瀾,「救市之作」這個概念。愈發深入人心。
港人是驕傲的,看著曾經無比輝煌的電影產業逐漸衰退,箇中悲戚,旁人無法理解。所以。他們或是真心支持,或是盲目從眾,反正G點都被挑起了。
正像華仔出席的一次活動。有近千名影迷舉著「精英救淡市,無間破紀錄」的橫幅給予鼓勵。
質量,宣傳,情懷,三法合一,方造就了無間傳奇。不管怎樣,電影成功了,演員每天都在趕場助力,報紙每天都在刷著頭條,揪住任何一條新消息,及時爆料:
《無間道震撼國際,柏林電影節誠邀參展》
《劉維強劉德樺皆表示:望柏林影展可助推海外發行》
《林建樂親口證實第二部已排期開工》
《五大影*帝同台飆戲劇組秘傳五絕封號》
《施南生笑言擬邀F4出演無間前傳》
……
這些亂七八糟的新聞,不提那些腦殘粉,稍微有點智商的讀者一看,頓時糟心:前幾個的都挺正常,最後那F4是什麼鬼?…
…………
卻說褚青這邊,《盲井》大大超出了預計周期,拍了近一個半月。
12月16日,電影終於殺青,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訂飯局,而是請大家洗澡。
二十來個老爺們,光溜溜的包了個澡堂,先沖,後泡,再蒸,最後才能搓。哎喲,一把下去就是一層泛著油花的黑泥,搓澡師傅那叫個過癮,力道,手法,心理承受度,同樣達到了職業生涯巔峰。
好容易都拾掇完,人模人樣的往外頭一戳,太陽一曬,小風一吹,個個雪白乾淨。這會,他才拉著這幫孫子去胡吃海塞。
劇組人員的關係構成並非很熟稔,有先來的,有扛不住中途跑路的,更有後加入的,但此刻都特親近,酒桌上推杯換盞,哭了笑,笑了再
第三百一十三章 這回真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