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京前最後一天,林朝陽把家裡人都叫到了一起,打算吃頓飯聚一聚。
杜峰還特地跑了過來,隔了一周時間再見面,他的狀態比之前好了很多,沒有那麼愁眉苦臉了,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
林朝陽問起了服裝城的情況,杜峰臉上的笑容輕鬆。
「還不錯。生意穩中有升,口碑越來越好了。」
再有不到一個星期,亞歐服裝城就開業滿一個月了。
過去這一個月時間裡,服裝城先是經歷了開業前幾天的繁花似錦,而後便是客流量和銷售額的腰斬再腰斬。
等到客流量和銷售額降無可降之後,服裝城的生意平穩了一周多,然後又開始緩慢上揚。
到最近兩天,服裝城每天的銷售額都在四萬出頭,雖然這個銷售額距離杜峰心目中的理想還有一定差距,但卻讓他看到了希望。
他每天都會巡店,時不時的就要跟顧客聊天,聊完還會送點小禮物,有點類似於後世很多公司做市場調研。
經過和幾十位顧客的溝通,杜峰發現來亞歐服裝城買衣服的消費者中並不像他想的那樣全都是高收入群體。
其中也有不少普通的工薪階層,一個月收入四五十塊錢。
在亞歐服裝城買件衣服可能得花一個月工資,有一些貴的衣服甚至需要花費他們三四個月的工資,但這些顧客還是願意在亞歐服裝城消費。
原因很簡單,大家都認為在亞歐服裝城買衣服放心。
不用擔心買到假貨和劣質產品,還有質保和售後,營業員的服務態度也好。
亞歐服裝城才成立不到一個月時間,即便是服務好、品質高,按理說口碑效應發酵是不會這麼快的。
但架不住這就是個比爛的世界。
現如今的燕京,像西單商場這樣大一點的國營商場還能好一點,很多小一點的服務性質的國營單位,那服務態度簡直比大爺都豪橫,去消費的顧客反而像孫子一樣。
燕京城裡冷不丁出現了亞歐服裝城這麼一家讓顧客感到賓至如歸的商家,大家自然要口耳相傳一番,口碑傳播速度快到離譜。
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假貨和劣質商品在這兩年開始橫行。
在改革開放之初,「假貨」這個詞壓根不存在於中國人的字典里。
可到了1984年,短短六年時間裡,中國的假冒商標案已經達到了1000多件,這還是被發現處理的,沒被處理的才是大多數。
到84年之後,假貨已經在國內形成了不可阻擋之勢,整個八十年代中後期到兩千年之後,中國的消費者們都在被假貨所困擾著。
在假貨最橫行的九十年代前中期,僅僅半年時間,全國的檢察機關受理的假冒商標案就高達2291件,假貨之猖狂已經到了人神共憤的程度。
而在這場持續了幾十年的造假浪潮中,最可怕的還不是造假,用劣質商品坑害消費者,最可怕的是你還打不掉那些造假的黑心商人。
85年某地發生假藥案,僅一個小小的鎮就有45家造假藥企。
當地從80年便開始以劣質銀耳加白糖製成「降壓沖劑」、「理肺沖劑」等假藥,謀取暴利。
這些假藥廠大多由當地農民JZ合辦,沒有製藥技術人員、沒有質量檢測機構、沒有任何製藥設備。
他們使用的都是爐灶、鐵鍋、竹器這些原始工具,廠房也都是農村的舊民居,蒼蠅亂飛、垃圾成堆,包裝桌上落滿灰塵。
你甚至難以想像,這樣的黑心作坊憑什麼可以把他們那拙劣的藥品輸送到全國各地的醫院和藥房裡去的,偏偏他們就做到了。
因為這個鎮是扶持起來的典型,是某省第一個工農業產值超過1億元的鄉鎮。
假貨之難,不在「假」,而在「管」。
都說八十年代人心淳樸,這話沒毛病。
但人心經不起試探,司馬懿洛水之誓、呂蒙白衣渡江,道德與信仰的崩塌往往都是從那顆老鼠屎和臭魚開始的。
短短几年時間,國內的商業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假貨和低劣商品雖然還沒到九十年代的泛濫趨勢,但已
第452章 鹹魚要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