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孫錚已經退出了管理,但並不影響已經形成規模的南海模式。
在良好的組織架構下,南海體系的發展就像滾雪球,越滾越大,越來越快。
在南海體系的影響下,整個大明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
順暢的商業渠道,滋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新生代富豪。
但大明是個官本位的封建社會,矛盾不可避免的出現了。
最初幾年,還只是一些官奪民產的偶發事件。漸漸的,隨著全國各地搭著南海體系富起來的人越來越多,類似的惡性事件也多了起來。
雖說錦衣衛執掌天下風聞,但像這種財產官司,一般還輪不到他們出手。再者說,那些文官的套路多著呢,既然要下手,那自然就會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怎麼可能讓苦主翻身。
隨著事態擴大,越來越多的民眾對大明的官僚體系失去信心,不斷藉助錦衣衛體系南下求活。
而這一次南下,卻不只是那些流民苦哈哈,有大量的富裕人家也在悄悄轉移財產,舉家南下。哪怕虧血本拋家舍業,也要離開這個吃人的圈子。
這種大規模的資金外逃,造成的影響極大。短短几年時間,全大明的市面都蕭條了許多。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大明全國年度稅收總額直接少了一半。
這股風潮之猛,讓那些官老爺一下有些坐不住了。
而這些高高在上的文人官爺們,出了這麼大的事,首先想的不是檢討政務得失,而是忙著甩鍋。
各科御史紛紛上章,彈劾南海公主和國師蠱惑人心,利誘百姓出逃,包藏禍心,有違藩國之義,殊無人臣之禮。???.biquge.biz
要求皇帝下旨訓斥,並勒令其遣返出逃百姓。甚至有更強悍的,喊出了要捉拿國師回京發落的口號。
這些假大空的口號且不論,但有人在奏摺中提出了極為惡毒的具體措施,要求皇帝下旨查抄各地四海錢莊,裁撤錦衣衛等等。
理由就是錢莊侵吞國銀,錦衣衛殘害官民,導致怨聲載道,百姓紛紛出逃云云。
正德皇帝又不傻,眼看著這大好局勢被這些文不成、武不就的傢伙折騰的要瀕臨破產,怎麼可能開心的起來?
但他這幾年幾乎縱容的態度,導致的惡果終於出現。文武百官聯合起來向他逼宮,甚至連張太后也三番五次召他去訓斥,口口聲聲這麼放縱孫錚,難免讓他坐大害了大明江山。
朱厚照同學那叫一個鬱悶,反覆解釋也無濟於事。他就比較納悶,錚哥每年用車隊往宮裡送銀子,金山銀海的送了這麼多年,結果不但沒落到好,反而成了禍害大明的罪魁禍首,這是什麼道理?
隨後朱厚照動了點小心思,悄悄打探了一下太后的動靜。卻發現,原來在太后眼裡,那海外的金山銀礦,本來就應該是她家的!
這個她家,不是大明皇家,而是她的娘家!
用她向兩位舅舅做的保證來說,那海外的銀山,原本就是張家的,她要討回來,讓自己兩個弟弟去打理。豈不勝過這樣每年吃人家一點殘羹剩湯?
得知這個消息,朱厚照哪裡按得住那股邪火,他不敢和太后爭執,就找了個藉口,收拾了兩個舅舅一頓。
很自然的,太后得知兩個寶貝弟弟受罰,連忙跑來找兒子質問。言語中,滿滿的都是偏袒,更是讓朱厚照無名火燒到兩眼通紅。
母子倆大吵一架,不歡而散。
太后不但沒意識到自己的錯,反而感覺兒子居然敢頂自己嘴,分明是被那些內侍給教壞了。
於是,太后仗著身份,聯合幾位內閣輔臣,以皇帝忤逆太后為名,硬是把朱厚照身邊那些寵臣都給發落了一通。
朱厚照氣的咬牙切齒,卻又無可奈何。大明號稱以仁孝治天下,他已經背了一次忤逆的罪名,再鬧下去,皇家的臉都沒有了。他不怕別的,最怕丟臉,只好忍了。
但是這件事,造成的影響極度惡劣。不但撕破了皇家一團和氣的表象,更是將皇宮裡母子不和的消息坐了個結實。
皇帝在民間聲望本就一般,再被這些掌握著輿論的文官們這麼一宣傳,就更加的臭不可聞。
萬般無奈
第二百六十章 皇帝不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