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碎不得,因為天兵去不了。」
「但地上天國卻碎得。」
「臣以為,暫留澳門,任憑澳門衰敗,叫天下人知道,這信奉天主不但沒有賜福,反倒是衰落困頓。」
「反正,那些信奉的人多半愚昧,他們焉知這裡面的真正原因?焉能理解東西方貿易線的轉移、各國直航貿易的發展才是澳門衰落的真正原因?」
「他們眼中看到的,只是信奉天主的澳門越發衰落、而禁絕天主的天朝越發富足。」
「人皆嫌貧愛富,時日一久,反倒人心皆思聖朝。」
這話倒是叫皇帝眼前一亮。
澳門之所以衰敗的緣故,他跟劉鈺討論過。劉鈺的視角,當然不是什麼當地治下腐敗之類,他的視角就非常明確:澳門的興盛,源於前朝的禁海政策;澳門的衰敗,源於各國都在大順搞商館直航貿易。就這麼簡單。
和巴達維亞在大順治下,必然衰敗,是類似的道理,因為大順不需要那麼一個中轉港。
所以澳門還有沒復百年前富庶興盛的可能了呢?
劉鈺給出的判斷,是絕無可能。除非大順開始閉關,將所有的外國商人,全都趕去澳門,只允許在澳門進行對外貿易,否則澳門肯定會慢慢腐朽。
歷史上澳門苟延殘喘了好一段時間,靠的是鴉片走私中轉和人口貿易。
而現在,鴉片要被禁絕,人口貿易中心更是被劉鈺支到了江蘇,這要是不快速衰敗,那就見鬼了。
當然,他這也只是說穩住這些年。
在歐洲大戰再度爆發、大順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的這段時間。
劉鈺咬咬牙,又道:「陛下,殺人,不如誅心。」
皇帝不置可否,起身踱步數圈,忽然停下腳步,眼神中閃爍過一抹狠厲。
「愛卿可有手段,叫澳門衰落殘破至人難以為生?」
劉鈺心下大喜,知道自己若能說出可行的手段,皇帝會慎重考慮這件事。
「回陛下,無需手段。」
「商人逐利,葡人在南洋的貿易,本就步履維艱。被天朝海商所擠壓。如今天朝既得了南洋,海商縱橫,無再有爪哇扣押、呂宋拒絕之事。」
「以商人逐利之心,不出三年,便叫澳門葡人跑的安南、帝汶等地的貿易,全被搶奪過來。」
「澳門若無貿易,又何以為生呢?」
「既無耕地、又無棉田,屆時澳門人皆困頓、宛若地獄。那麼,常人看來,這難道不是入信天主的緣故嗎?」
「如此數年之後,一旦歐羅巴有變,天朝力取全部南洋、征伐印度,借勢而收澳門,地獄中的百姓豈不簞食壺漿?」
「若現在收回,這澳門的衰敗已是必然,到時候澳門百姓便覺得,著實因著回歸而困頓,反倒離心離德。」
悄悄以餘光看了一眼皇帝,見皇帝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劉鈺又道:「陛下若不放心,臣便做一些安排布置。管叫澳門三年之內,貿易斷絕。包括,澳門到果阿的貿易,也一併消亡。」
「陛下,殺人易、誅心難。上天有好生之德,雖然屠戮是最簡單的辦法,但若如白蓮教,自唐便鎮壓,至今仍有留存。」
「若陛下仁德不殺,遷民之費,黃淮中原良民尚且不能的朝廷遷民補助,又怎麼捨得將錢給這些人呢?」
「只能說,等著將來困頓時候,一些人幡然醒悟。而那些執迷不悟的,或……或可賣與法國人為契約長工,去加勒比砍甘蔗;亦或一次性出賣自己餘生的全部勞動力,去印度摘棉花……」
「這南洋諸多島嶼,以及大洋之南的島嶼,尚且無人。」
「若如素絲,浸黑則黑、浸黃則黃,萬萬不能把他們流放到那,也不可流竄到那。」
「將來若陛下有惻隱之心,不忍屠戮,扔去印度摘棉花是最好的。反正臣覺得,那地方就是收稅、賣貨的。待收稅賣貨不賺錢時,退回馬六甲就是,實非可內王化之地。」
「而且,臣以為,若斷絕澳門之貿易,不出數年,之前澳門老住戶,與這幾年遷入澳門的教徒,必要發生廝殺。屆時,既入教,則皆為兄
第五七一章 留人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