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議定三五計劃之前的這段日子裡,朱允炆自己都有一種不真切的感覺,甚至自己都一度懷疑。
比起許不忌來,到底誰是穿越者?
這也太激進了吧。
其實朱允炆自己知道,許不忌壓根不是什麼穿越者,因為像他這種思想激進和滿腦子狂想的官員,在眼下的大明實在是太多了。
雖然大多數都集中在中下層,但這可都是在後備的儲備幹部梯隊當中。
「既然眼下我大明的基礎已經夯實好了,按部就班的發展就完全沒有必要,如果按部就班又哪裡來的今日的大明?」
許不忌為自己的想法據理力爭:「多嬌機一台頂的上傳統三十個婦女的手工產量,現在科學院在考慮能否將蒸汽機與紡紗機相結合,如果可行,出紗的效率甚至還會提高五到八倍。
按部就班、按部就班,生產的速度已經註定,人力早晚會被機械力取代,社會的財富和獲取財富的方式都在轉移,繼續固守眼前的一攤完全沒有必要。
既然朝廷有錢也不怕花錢,那三五計劃中部分計劃不妨大膽點,五年計劃也不全是光定大目標,也是一種階段性的總結和調控,等下一個五年,對錯合適還可以撥亂反正的微調。
錯了搭點錢和資源,對了就是大發展、大進步。」
內閣向大會進行三五計劃的前瞻匯報,隨後就是各部各衙門紛紛上台發表各自的看法觀點、支持否定的態度。
這裡面支持力度最大的,便是剛剛履新大明銀行總行行長的格里安奇。
扶正一個洋鬼子做經濟領域的一把手,朱允炆那是頂著巨大壓力的,即使後者現在說著一口流利的漢語,拿著大明的戶碟,思想上完全精明話。
甚至多次公開宣揚。
「希望大明的王師抵進地中海,吊死威尼斯總督!」
喬治亞的慈父都可以做蘇聯領袖,好比讓一個交趾、樂浪人竊取了明聯皇帝寶座,這種事情永遠不會在大明出現,不過念在格里安奇確實為大明的經濟改革做出了突出貢獻,這個任命,朱允炆還是力主定了下來。
而且現在他戶碟上的名字叫葛安。
葛安操著一口純正的官話,在會台上滔滔不絕的支持著內閣做出的三五計劃前瞻匯報。
「五年計劃是大方向的制定,是按照國家發展過程中制定的階段性政策,而在五年計劃中,部分需要國家側重的點要有傾斜政策的扶持。
哪些區域的發展快了,超出了其他區域塊的身位多,導致鏈接斷裂或供銷懸差,這個時候就需要政府出面來保證經濟中需求和供給的相對平衡,穩定國家和國民的經濟發展。
自退耕以來,朝廷陸續推出了多項側重政策,包括中央採購、刺激生產、多獎少補等多條扶持民間轉產的行為,保障了百姓在初始離開土地,離開傳統農耕生產的初期不會出現餓肚子、沒錢賺等嚴重影響生活活計的大問題。
穩定了糧價、物價、果蔬、日耗、衣物、煤鐵資源等各區塊之間價格的平衡與穩定,並仍在逐步實現低廉化。
這就是適當財政刺激的優勢和重要性所在,戶部做赤字財政計劃的目的,就在於部分經濟領域不景氣的時候,通過加大國家財政支出進行針對性扶持來保持該領域迅速發展並與其他領域之間的懸差消失,重新實現穩定。
在國家的各領域趨近穩定後,我們需要加大發展速度、提高生產水平的時候,不能僅僅依靠科學院出新技術來實現這個目標,我們需要的是由朝廷出面,並由朝廷管控下的調整生產結構、促進生產回報,使國家內的生產單位有利可圖而去參與進該生產領域中。
由資本和需求刺激該領域的迅速發展,從而實現提高生產質量、技術進步和生產效率三大要求。
三五計劃的宏觀政策是否真的現實與可行,就在於未來五年中,中樞與地方負責把控的朝廷機構及其官員是否真的吃透側給政策的精髓,從而時刻進行微觀調控。
實現三五主計劃的主力不是內閣、諸部司衙、地方省府、國家官員,而是側給下影響到到的每一個百姓,也就是勞動力和生產力,以及將他們組織在一起參與工作的勞動單位、生產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