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昭和王承裕兩人並沒有沿運河到天津衛,而是直接從通州往東而來,直達開平中屯衛。
開平中屯衛,就是日後的唐山。
後世這裡可是全國聞名的鋼鐵、煤炭產地。是工業重鎮。然而,張昭從馬車上下來,在黃土碾成的官道兩側,眼中一片荒涼的景色。只有稀稀朗朗的一些屋舍。
這令張昭帶來的隊伍頗為顯眼。
王承裕一行輕車簡從。他就把試行改革衛所司的官吏帶了二十人過來。回頭把永平府的衛所跑遍,就可以和當地的府縣對接,把軍戶全部轉為民戶。
而張昭就誇張得多。他帶著新軍的一個營。他本身的警衛連之外,還抽調一團吳臣麾下一個連隊,全是韋州大戰的老兵。外加韓瓚的騎兵連。後勤軍隊兩個排。
身邊兵力總計500人。
布滿車轍的黃土路官道上旌旗招展。隊列整齊的火銃兵們、板車、馬隊列隊而行。
「子尚,日頭正烈。我們先到衛所休息下吧。」董朗帶著副手們在官道邊等著。還有開平中屯衛的指揮使、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們。這時,上前來說道。
張昭道:「行啊。」對眾人微微點點頭。
開平中屯衛的衛所就在距離官道不遠處的小鎮子中。鎮中的道路上到處是煤渣。這是一處依託著煤炭和鐵礦發展的小鎮。
小鎮中的軍戶們都被動員出來迎接京中「大人物」。將近一千名軍戶擁擠在小鎮口的道路上。為首的是幾個老者,他們身後是面黃肌瘦的軍戶們。
他們的年齡從十歲左右的蘿蔔丁到四十多歲滿臉麻木的中年漢子。各自穿著破破爛爛的衣衫,如同難民。
張昭騎在馬上,清楚看到一個小男孩的褲子在上午十時許曠野的秋風中被吹開,屁股上的洞怎麼都遮不住。小男孩的臉燥的通紅。但不敢跑開。
張昭對他點點頭,徑直帶著隊伍走過去。他沒有下馬。給他們帶來更好的生活,做出來,比他此時去空口白話的安慰小男孩更好。
…
…
開平中屯衛里的物資還比不上張昭的輜重營。
簡單的聽過衛所的情況,吃過午飯後,張昭將曹指揮使和他的下屬們都打發走。和王承裕、董朗到曠野里新軍營的營寨中說話。
張昭想起進鎮時衣不遮體的小男孩,感慨的道:「開平中屯衛這裡還是窮啊!連衣服都不夠。我回頭寫封信回京,京中的紡織廠這個月一定要投產。」
王承裕點點頭,嘆道:「所以,老夫從不後悔廢除衛所。接下來,能把全國的衛所廢除掉,我就算功德圓滿,可以回三原教授弟子讀書。」
張昭問董朗,「元明,你沒想著從京中調一批水泥過來建造房屋,改善下這個小鎮的居住環境?」
董朗心中一緊。他和張昭相識於微末中,而且張昭委他以重任。但此時張昭什麼地位、身份?後軍都督府左都督,征虜前將軍,總督遼東、薊州、宣府三鎮軍事。
他坐在張昭面前,很難不產生壓力啊!
這時,連忙解釋道:「子尚,我平時都在灤州城那邊的鋼鐵廠。這邊的鐵礦都是交給下面的人管理。這裡的礦工都在礦上住著。我回頭就去辦。」
張昭只是隨口問一句,沒想到董朗反應這麼大。
他其實是想著後世唐山為重鎮,人口肯定不下幾百萬。這裡是具備建立城市的條件。而他現在看到的是一個破鎮子,心裡頭就有大搞基建的念頭。
這倒不是說張昭骨子裡有「基建狂魔」的基因。而是大部分人都知道,大規模的基建可以消化多餘的勞動力人口,可以拉動當地經濟,可以促進內需、消費。
想一想,羅斯福新政。想一想,國民經濟的三大馬車。
張昭擺擺手,「先不急吧。回頭我統一規劃。現在鋼鐵廠這邊有什麼難題需要我解決的?」
董朗道:「子尚,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礦工不足。每日、每旬日開採的鐵礦都有限。這次你要廢除北直隸的衛所,會不會分流一批軍戶過來?」
說著,他期待的看著張昭。上次從天津衛中招募的一批青壯,支撐國泰商行的鐵礦上的日常運營
第三百七十七章 開平中屯衛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