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明帝國的崛起 > 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

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

    明朝的衛所制度早就出了問題。

    張昭早知道這個問題。所以,當日他在京西小鎮青龍鎮中會對長寧伯周彧說:募兵制最好配以預備役制度。

    而正好東宮太子朱厚照當時在酒樓中,他的預備役制度令他在朱厚照那裡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在京中略有聲名。

    這一切的開端,便是衛所制度的敗壞。

    衛所制度,簡單的來說,可以理解為屯田制度,而且是軍屯。屯田制度在天下大亂和天下初定時有著極大的優勢,可以充分的調配人口資源。縱觀歷史誰不屯田?

    西漢時有過,曹操幹過,隋唐時有過,金元時亦有過。明太祖說:吾養兵百萬,不費百姓一粒米。

    所以,這種制度並沒有錯,但是其要發揮優勢,必須有一個特定的大環境。簡而言之,就是人口少,土地多。這個大環境表現出來,就是天下大亂和天下初定時。

    還有一種就是開拓新疆域時。比如:中原王朝對西域的屯田。這都是卓有成效的!

    而明朝經過這百年的發展,至弘治朝時,早就不符合「人口少,土地多」的大環境,各地衛所已經爛透。

    衛所的功能,直白點說,就是屯田以養兵。

    而各衛所爛透的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人數銳減。衛所的土地被世襲的衛所軍官、權貴們占盡。軍戶們連生存都難以保障,大量的逃亡。

    明朝兵部名冊上的衛所兵數量和實際的基本不符合。

    第二,戰鬥力銳減。衛所的士兵不僅要承擔繁重的農活,還要被上官榨壓,被派去干各種雜活。變成職業農民,根本就沒有戰鬥力。土木堡之變,就是衛所衰敗的開始。

    嘉靖年間席捲東南的倭寇,將這一制度的缺陷血淋淋的展現在世人面前。

    …

    …

    這是從大的方面去說,從小的方面來說,衛所制度確實對軍戶們很殘酷。


    在亂世,人們的要求都很低:只要能活命就行。而等到太平時節,誰能忍受那種程度的剝削啊?

    軍戶設定是非常奇葩的:父死子繼,世代為兵。一人當兵,全家為軍戶。軍戶們不僅這輩子看不到希望,子孫後代都看不到希望。如果能結婚的話。

    而衛所屯田交稅政策是:所得糧食一半要作為籽粒上交,有些地區甚至高達七成。糧食的分配權其實在衛所軍官手中。衛所士兵的日子過的連平民都不如。

    家無餘產,這基本上連老婆都娶不上。民戶不願意嫁女兒給軍戶。其生病、養老全都沒有任何的保障。

    同時,沒有退役這一說法。明太祖的命令是:凡屯軍年六十以上及殘疾、年幼者,令耕種自食。這個年代到六十歲的普通小民還能活幾天?

    所以,洪武初年軍戶就開始逃亡。正統三年,逃兵官軍達163萬餘人。正德年間,大量逃亡。嘉靖年間,有些衛所兵逃亡者達到在籍人數的70%。至明末時,基本逃得差不多。邊軍這裡都只剩下一半在籍。

    所以,毫無疑問,衛所制度在承平時是苛政、惡政!開歷史的倒車!

    一般而言,軍屯在一段時間後必須轉為民屯,即降低每畝的稅收。再過幾年,就要開始給屯田者分配土地,使其成為自耕農。這才是正確的道路。

    明朝完全是在錯誤的道路上狂奔不止。

    因為要改,就會觸碰到衛所里世襲軍官們的利益。觸碰到地方官的利益。而那些被權貴們吞併的、屬於衛所的土地,更是一批利益相關者。

    …

    …

    張昭的問題,讓幾名正在喝酒的軍戶沉默起來。

    「誰知道?誰叫咱們命賤呢,生在軍戶家。」

    一名年紀十六歲左右的青年忍不住哭起來,「我家裡還有個老娘,今年韃子來搶了兩趟,衛里早就沒吃的。我在這裡幹活還能吃口飯,我娘在家裡肯定會餓死。」

    王武沒忍住,扭頭抹眼淚。這話讓他聽的心裡發酸。花馬池距離靈州那裡就兩百餘里,這麼近,這青年卻只能等著自己的老娘餓死。

    韓瓚在遼東混過,心硬一些,但還是忍不住嘆口氣,「唉…」

    



第兩百五十章 衛所制度  
九悟推薦:  我來做明帝  神豪從系統抽獎開始  恰我少年時  奮鬥在紅樓  從歌手開始的人生  重生之世家子弟  
隨機推薦:  獵天爭鋒  神通不朽  深淵歸途  全屬性武道  留里克的崛起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明帝國的崛起"
360搜"明帝國的崛起"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