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路金軍在十一月初,先後抵達東京城下,這次又是宗望搶先一步,他在十一月五日就到了開封,而宗望直到十一月中旬這才從山西趕來。筆神閣 www.bishenge。comwww..com這堂兄弟兩個聚在東京城外,兩人劃定作戰範圍,這次皇帝吳乞買令他們滅亡宋國,所以不光是占領東京就能結束戰爭。宗翰負責攻略汴梁西、南兩個方向,而宗望則負責東、北兩個方向,攻城也是如此。
比起第一次東京保衛戰,這次汴梁的處境就要困難得多。
首先金人通過一個夏天的整理、招撫遼國降軍,兵力有了很大的擴充,宗望和宗瀚手上都有了十五萬人馬,兩人除了留下一部分兵力看家外,帶到東京城外的總兵力超過了二十萬。另外就是由於种師道病故,他所統帥的十多萬部隊除了种師中帶去晉地的三萬多人外,其餘七萬人馬被知樞密事許翰收編,結果卻一戰而潰,損失得精光。許翰因此被解職,但他造成的損失卻是挽回不了。第三就是朝廷戰和不定,因為怕得引兵入衛引起金人的反感,唐恪和耿南仲下令各地勤王部隊在原地待命,不得擅自進京,等金軍過了黃河,眼看大勢不妙,朝廷再招各地勤王大軍進京已經來不及了。
不過,開封城內依然還保留著十幾萬守軍,如果堅決抵抗,也有可能把金軍耗得撤退。但是就是過了二十多天,都到了閏十一月,還沒有選出一位負責城防的總指揮出來,上次東京保衛戰的時候還有個李綱,但這一次,各干各的,宰相何栗是一手抓城防,另外還管議和。你說讓他主戰還是主和?
實際上在東京城裡還是有不少很有統兵才能的將領,比如禁軍中吳革、辛永宗、姚友仲等都出身西軍,何慶彥雖然出身禁軍,但卻跟童貫多次去過西北戰場,也是很能打的。另外文官中張叔夜也算是略知兵事,可惜的是朝廷並不重用他們,主管開封防禦的少宰孫傅就根本不懂一點軍事。
辛永宗是西軍大將辛叔獻家的老二,辛叔獻的三個兒子辛興宗、辛永宗、辛企宗和侄子辛道宗都長期在西軍中任職,其中老大辛興宗深受童貫器重,辛興宗、王稟、王淵還有范訥四人可以說是老童在西軍中培養和扶植起來的嫡系力量。
北宋「六賊」實際上是宋欽宗用來剷除太上皇宋徽宗勢力的藉口罷了,其中除了朱勔因為在江南大肆收刮,民憤極大外,所謂的「六賊八佞」只不過是這父子倆政治鬥爭的犧牲品罷了。
掌管禁軍馬軍的辛興宗受童貫的連累去職,在老童被殺後憤郁而死,辛永宗就接管了他手上的捷勝軍。金人入寇,在第一次東京保衛戰中辛永宗表現不錯,晉為殿前馬步副都指揮使,也升到了「太尉」的位置上。
在十一月初,金兵前鋒剛剛抵達汴梁城外,城內的保甲軍就開始作亂民搶劫,辛興宗帶人出面彈壓。說起來「辛太尉」也夠倒霉的,居然被發動搶劫騷亂的青皮混混們當街被亂棍打死,一員西軍出身的大將,還沒來得急與金兵交戰,居然先死於內部的騷亂,不禁令人為之扼腕。
都到了這種危急的時刻,朝廷還是不肯重用武將。
負責東京城防禦的是少宰孫傅任提舉四壁守御史,而負責各方城門守御的提舉各壁守御也都是文官,武人只能居於這些人之下,服從他們的指揮。在東京城防吃緊的關鍵時期,任孫傅副手的張叔夜見這麼下去不是辦法,曾召集守城的武將在一起開會商議統籌協調問題,結果被宰相何栗告了一狀,說他私結軍將。
結果張叔夜即刻被趙桓叫過去問話,官家倒是說的很客氣:「卿檄召諸將,意欲出戰否?若出戰,還請先示及。」
這是張叔夜的幕僚丁特起在《靖康紀聞》裡的記錄,趙桓這話說得看似客氣,實際上十分嚴重,在有宋一代,文臣與武將交往絕對是天家大忌,而現在,你張叔夜私下召集武將,到底想幹什麼?
趙桓能問出這話,並不是擔心張叔夜會造反,而是在防備上皇復辟,畢竟張叔夜是徽宗一朝的老臣,並非是在他登基之後的幸進之輩,這也是他不肯讓其主持京城防禦的一個主要原因。www..com趙桓防備起他爹來,可比對防備金軍嚴密多了。
張叔夜聽到天家如此詰問,惶惶不能言,其後再也不敢插手城防事務了。
孫傅在主管東京城防事宜後,突發奇想,
64、天兵天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