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起先帝昔日之行徑,子菱不禁感到諷刺和悲哀,亦覺憤懣難抑。
縱使先帝權傾天下、坐擁三宮六院,看似精明一世,但卻從未真正領悟過這世間情之真諦。在權勢的陰影下,先帝自認為權與利便是主宰,可左右一切,可操控萬物,但他卻唯獨低估了「情」字撼動人心的力量。
他忽視了主子為護林小姐不惜犧牲自己的決心,只著眼於權衡利弊,從未對主子的這份堅持有過絲毫觸動,也從未試著去理解這份感情的重量,更從未顧念過與主子之間的父子之情。但凡他曾有一絲關心和顧及過主子的感受,便也能明白,拿林小姐的命來換取主子存活的機會,無異於直接拿刀捅進主子的心窩,是何等的殘忍與無情!
然而,先帝的狠心絕情,卻遠不止於此。
過往的記憶不斷侵蝕著子菱,她緊緊攥起了手指,望著一地碎影流光,目光無比沉凝。
「當年,先帝對庸王的野心洞若觀火,奈何庸王一直對先帝有所忌憚,故不敢輕舉妄動。可若待先帝駕崩、主子繼位,庸王必定會趁主子根基未穩、羽翼未豐之際,採取行動。」
儘管她竭力收斂著自己的情緒,但聲音中仍舊充斥著壓抑不住的恨意,「先帝明知庸王暗藏反心,也明知主子前路危機四伏,卻直至彌留之際也未曾提醒過主子半分。」
若說先帝拋鸞拆鳳,留下暗刃欲以命換命,是為了替主子拔出軟肋、替主子續命,那麼先帝不計後果替主子繼位設下的這一重關卡,便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棋局,也是先帝留給主子的最後一道考驗。
先帝所謀,原本旨在利用庸王來鞭策主子,促使主子迅速成長。在先帝看來,主子唯有歷經風雨、重重磨難,方能真正意識到手中權柄可貴,方能在朝堂上站穩腳跟,方能真正肩負起國家重擔。
先帝此舉雖一如既往地剛愎自用,且心狠又嚴苛,但初衷是為了替主子鋪路,是替東宸的未來著想。倘若先帝不曾知曉林小姐一事,他或許還會提醒主子、或許還會留以後手,以保主子能順利剷除庸王。
但自先帝知曉林小姐一事後,林小姐已然成了他的心腹大患,其目的也隨之更改,甚至摒棄了他謀劃這一切的初衷。
往事如潮水般翻湧而上,子菱心中的憤懣之情亦猶如洶湧的波濤撞擊著岸邊的礁石,不斷迴響,難以平息。
「不僅如此,先皇在臨終前,還曾頒下密詔,勒令幾位重臣在主子登基後對主子連番施壓,又命人在暗中慫恿庸王,意圖利用庸王來掣肘主子。如此一來,不但能使主子在重壓磨礪中成長,還能讓主子左右受縛,屆時主子便再也無暇顧及林小姐,暗冥便可以肆無忌憚地對林小姐下手。」
子菱至今也無法理解先帝為何會對他僅存的血脈如此殘忍,為了達到自己的期望和目的,竟狠心絕情將主子逼入絕境。
或許在先帝眼中,他親手挑選、培養的繼承人便該無堅不摧,即使身處逆境,也應當逆水行舟、劈波斬浪。如若不然,又何談振興東宸,又遑論吞併南陵,更不配坐在東宸的王座上。
但在子菱看來,先皇的所作所為於主子而言,不是期許,不是激勵,更不是加冕,而是千鈞重負,是極寒深淵,沉重無情至令人窒息。這不啻於一場豪賭,最終的結局,將決定主子及東宸的興衰存亡。
以大局而言,先帝未能清醒地站在君王的立場上去考慮過,此舉是否會令東宸陷入戰亂,是否會令他傾盡一生心血打造的東宸搖搖欲墜。這與他所謂的大義、與他不惜犧牲主子幸福也要替東宸未來籌謀的理念是何等相悖,又是何等荒謬可笑。
以人倫而言,先帝從未站在一個父親的立場上替主子考慮過,更從未意識到,縱使主子再如何足智多謀、他對主子之能再如何胸有成竹,主子那時也不過是個舞勺之歲的少年。先帝步步緊逼,可曾想過若主子稍有不慎、行差踏錯一步,等待主子的將會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幸而主子心思向來縝密,在多年以前便已窺見庸王的野心,並一直在暗中提防、未雨綢繆,這才讓主子在之後這場權力的角逐中化險為夷,並憑藉過人的智謀占據主導之地。
思及此,子菱唇角不由泛起一絲譏諷之色,宛如清風掠過水麵,劃開一道漣漪。
第二百二十一章 前塵舊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