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秦宇並沒有急著進軍,而是等大軍抵達望江後,休整了好幾日,直到李定國帶著水師戰船,裝載著大量的後勤物資來到後,這才浩浩蕩蕩的向著安慶殺去。
而經過這幾天的休整,近三萬左軍也完全被吸收消化,使得炮灰部隊足足達到了十萬,同樣把總以上軍官,都被暫時關押了起來。
不是秦宇不想用他們,而是現在不想用,也正因將這些把總千總,參將副將全部剔除,才能短短几日就將普通士兵全部消化。
無論是左軍的普通士兵,還是天雄軍的普通士兵,其實都抱著當兵吃餉的念頭,只要有飯吃,有軍餉可拿,給誰賣命都是賣。
畢竟北京城都被賊軍攻破了,哪怕在沒有見識的普通人也都知道大明要完了,所以不存在什麼投身反賊的說話。
就連盧象升,也只是注重對軍官們的教育,向秦宇那般專門配備說書先生,擔任宣傳員,給普通士兵每天講故事,在歷朝歷代都是沒有的事兒。
十萬炮灰部隊,被秦宇徹底混編成了十個萬人隊,天雄軍,楚軍,左軍,人數幾乎相當,都是占據三萬多。
而真正的華軍,兩個鎮加起來也才剩下兩萬五千餘人了,算上五千火器兵也才三萬,至於那個老炮灰營,剩下的兩千多老兵全部被打散,編入了那十個萬人隊,擔任中高級軍官。
人多了,行軍速度也就慢了,望江到安慶不過百里,卻硬是足足走了五天,此時史可法早已嚴陣以待。
史可法並沒有像盧象升那般在城外扎幾座大營,與城中互為犄角,而是所有人馬全部龜縮在城內,一副誓與城池共存亡的架勢。
看到這裡,秦宇也是笑了笑,說實話,他當真沒將史可法放在眼中。
這傢伙對大明忠心是忠心,可軍事水平真的不咋滴,別說何盧象升,孫傳廷這種名臣相比,就連左良玉恐怕都遠遠比不上。
歷史上南明朝,原本是握著一手好牌的,江北四鎮加起來差不多有百萬大軍,可稱為兵部尚書的史可法,坐鎮江北一年多卻毫無作為,最後輕而易舉的就被後金突破了江淮,直接殺到了長江邊上。
可以說南明之所以沒有像南宋和東晉那般撐下去,內鬥固然是一個原因,但南宋和東晉難道就不內鬥了嗎?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史可法這個兵部尚書不給力,坐擁百萬大軍,卻連江淮防線都守不住。
當時江淮四鎮雖然傭兵自重,囂張跋扈,卻誰都看不慣誰,加上需要南京的錢糧支持,這種情況,若換盧象升和孫傳庭去坐鎮,絕對能夠很好的平衡四鎮。
而史可法卻是對四人一味的放縱,連恩威並施如此粗淺的道理都不懂,結果就是四人越發的囂張,衝突不斷,最後更是將史可法這個兵部尚書完全不放在了眼中。
秦宇也不打算招降史可法,畢竟還是需要一些忠臣為大明殉葬的,以便能體現出忠君的思想,這思想今後他也是需要的,若非盧象升那裡出了點意外,原本他也是打算讓其為大明殉葬的。
同樣秦宇也不打算搞什麼為城打援,因為他知道左良玉那傢伙是絕不會來救援的,而除了左良玉,放眼天下,估計也沒人再來了。
毫無懸念,在火箭炮的轟擊下,十萬炮灰部隊,只是一天就攻破了安慶城,除了少數人戰死,史可法自盡,其他人基本上在破城後就直接投降了。
速度之快,讓退到銅陵的左良玉根本就沒反應過來,原本左良玉還打算等個十天半月後,讓桐城的兩萬兵馬南下救援,他在帶著水師過去。
誰曾想史可法竟連一天都沒堅持住,氣的是破口大罵,罵過之後就開始慌亂起來,因為他手中已經沒多少兵力了,照這種勢頭,他絕對守不住銅陵,所以毫不猶豫的就再次退往了南京,同時命令銅城的兩萬大軍也退往南京。
南京城他和盧象升當初各自留了兩萬兵馬,加上他手裡的兩萬多和桐城的兩萬,能湊出八萬人馬,算上南京城中的烏合之眾,憑藉著南京城的高大城牆和護城河,怎麼著也能堅持個一陣。
隨著盧象升兵敗太湖,史可法戰死安慶,左大帥狼狽逃回南京,江南的士紳富商都是一片恐慌,城中的那些東林君子們,更是完全亂了方寸,益王同樣被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