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元昭的帝國建立的很是倉促,時間也不長,民族主體有蒙古人,漢人,回民,番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墨子閣 m.mozige.com
其中各自的生活習慣,民族傳統,各自的精神信仰都有不同。番族更是因為信仰發生過戰爭。
不過對於劉元昭來說,這是不可能的,宗教必須在國家和法律的監督下正常運行。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各宗教文化已成為我國傳統思想文化的一部分。
我國的宗教徒有愛國愛教的傳統。
劉元昭支持和鼓勵宗教界團結信教群眾積極參加國家的建設。各宗教都倡導服務社會,造福人群,如佛教的「莊嚴國土,利樂有情」,天主教、基du教的「作光作鹽」、「榮神益人」,道教的「慈愛和同,濟世度人」,教的「兩世吉慶」等等。
在帝國,各種宗教地位平等,和諧共處,不許發生過宗教紛爭;信教的與不信教的公民之間也彼此尊重,團結和睦。
這既是由於源遠流長的中國傳統思想文化中兼容、寬容等精神的影響,也是一個國家正確處理宗教問題的做法。
實現宗教信仰自由,是符合華夏帝國的國情的。
同時各民族一律平等。國家保障各少數民族的合法的權利和利益,維護和發展各民族的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係。
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禁止破壞民族團結和製造民族分lie的行為。
民族團結是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是祖國統一的基礎,因此,必須維護民族團結。
維護民族團結,既要反對大民族主義,也要反對地方民族主義;既要認真落實民族政策,認真解決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又要堅決反對破壞民族團結、製造民族分lie,依法嚴厲打擊和制裁分lie祖國的活動。
當然民族這個定性,在這片地區還不流行,對於大明來說依舊還是夷狄諸夏。
正所謂,華夏入夷狄則夷狄之,夷狄入華夏則華夏之。
華夷之辨,或稱「夷夏之辨」,區辨華夏與蠻夷。古代華夏族群居於中原,為文明中心,而周邊則較落後。
東周末年,諸侯稱霸,孔子著春秋大義,提出尊王攘夷,發揚文化之大義。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義禮,亦視為夷狄。
中華世界重衣冠禮儀,《春秋左傳正義·定公十年》「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周易·繫辭下》記載「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周公制周禮而治天下,被儒家尊為聖人。衣冠、禮儀往往用來代指文明。
最開始周王室和它所建立諸侯封國,稱諸夏。
《國語·鄭語》曰「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則皆蠻、荊、戎、狄之人也。非親則頑,不可入也……夫成天下之大功者,其子孫未嘗不章,虞、夏、商、周是也。」
《國語·周語下》說:「唯有嘉功,以命姓受祀,迄於天下,及其失之也,必有慆淫之心間之。故亡其氏姓,踣斃不振;絕後無主,湮替隸圉。夫亡者豈繄無寵?皆黃、炎之後也。
唯不帥天地之度,不順四時之序,不度民神之義,不儀生物之則,以殄滅無胤,至於今不祀。及其得之也,必有忠信之心間之。
度於天地而順於時動,和於民神而儀於物則,故高朗令終,顯融昭明,命姓受氏,而附之以令名。」
也就是說,鯀、禹與夏人之後,以及共工、四岳與各姜姓國,「皆黃、炎之後也」。
西周共王時器《牆盤》銘文雲:「上帝司夏尤保。「可能是銅器中所見最早的一個「夏「字,但含義不指夏朝。
夏商周乃至春秋戰國時,諸夏與夷的區別主要是農耕的城邦和遊牧的山野牧民之區別。諸夏有禮,而蠻夷無。
若說中國的皇帝是天子,中國的皇朝是天朝,而其他國家和中國的關係是貢國和屬國的關係,其首領只能被稱為王。至少要在秦之後。
華夏文明對周邊地區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周邊國家接受中華思想,又常自稱「華夏」、「中國」,這被稱為小中華思想。
中國和這些周邊國家和
第199章 兩大內政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