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的陰雲又一次籠罩到京師百姓的頭上。
吳三桂降清,清虜大舉西進,昭示著龍武元年很可能又將有一場大戰。京師里的百姓都還記得,在十三年前,崇禎二年,先帝剛繼位之初,韃子也曾經大舉進犯,黃台吉親自督軍攻入龍井關。
那一次韃虜以蒙古喀爾沁部落為嚮導,攻克洪山口,別師攻克大安口,會師遵化。
清虜破口入關,直至京師城下,整個京師戒嚴,許多京師百姓至今都還記得當時被清軍威脅的恐懼。
也就是在那一年,當今皇上涎生。
轉眼間都已經這麼多年過去了,卻不料韃虜又一次殺過來了。
儘管龍武朝已經不是崇禎朝之時,朝廷有了十幾鎮新軍,京師還有了戰神遼東王的坐鎮。但十幾萬清軍前來,依然讓許多百姓憂心忡忡,甚至有不少百姓已經開始舉家離開京師,往南去投親。
在這種氣氛之下,百姓對於吳三桂越的痛恨,紛紛斥吳三桂和祖大壽為國賊漢奸。剛被從獄中放出來不久的吳襄,也重又被錦衣衛帶走,連著吳、祖兩家在京的數百口人也全都被收監。
百姓們一邊痛快吳三桂和祖大壽忘恩負義,一面又開始攻擊兵部侍郎馮元飆和禮部侍郎陳演眼瞎,居然還給吳三桂請封爵。很快這股抨擊的風潮,就沖向了輔吳甡。
一時間,京師議論紛紛,吳甡為千夫所指,加之賭約失敗後還戀棧不去,更引百姓罵戰。
「吳甡真不要臉。」
「那是自然,他豈會為了一個賭約就自己辭去輔之位?」
「堂堂輔,如此食言,不如一販夫走卒,如此品德,如何總領百官。書書書一看輔弼天子?」
「這樣的人有何資格當輔,我看不如請郡王來當輔。這次的事情,最終還得靠郡王來收拾,吳三桂祖大壽這些無恥奸賊。跳不了幾日的,郡王不是已經要出京督戰了嗎,郡王一出,天下誰是敵手?」
「就是,打仗還得靠郡王。想當初。郡王憑著萬把人馬就把韃子皇帝黃台吉給斬殺陣中,後來更是一路北伐,破遼陽,圍瀋陽,差點就踏破虜穴了。說來,當初那次功虧一簣也全怪吳逆,若不是他輕敵冒進,狂妄的去打義州,朝廷哪會有義州大敗,松錦大敗。郡王當初也就不會議和了,說不定那次就已經直接滅掉韃虜滿清,收復遼東了。」
「是啊。吳逆不知死活,敢勾結韃虜來犯,他難道不知郡王是韃虜克星?」
「郡王他老人家可是天上的武曲星下凡。」
「你說錯了,聽說郡王是七殺星下凡,所以打仗厲害。」
「你們說這次郡王出京督戰,能不能擒殺吳逆?」
「難說,吳逆勾結韃子,十好幾萬人馬呢。哪是那麼容易打的。」
「十幾萬又如何,吳逆還能上天不成?再說了,咱們郡王的兵不比他少!」
當朝堂傳出劉鈞即將出京督師做戰抵禦韃虜後,那股恐慌的情緒迅平息了下來。許多百姓都輕鬆了許多。郡王可是大明的戰神,還未償一敗呢。連韃子皇帝當初都被郡王斬殺戰場,難道還會怕區區幾個韃子王爺?
加之這些天報紙上也都在刊登,說臨清真定一帶的疫情已經基本得到了控制,不再有向京師蔓延的勢頭,臨清等疫區疫情也在減弱。每天死的人已經減到百人以下。
在家憋的慌了的百姓,又紛紛走上街頭。
京師的許多酒館茶樓清閒了一段時間,這個時候也終於又迎來了一個生意興隆的好時機。
「這幾天內外城開了好些家大商場,你們聽說了沒?」
「聽說了,聽說是皇家的買賣?」
「別聽人亂說,我告訴你們吧,根本不是什麼皇家的買賣,只是有些店面是原來的皇店。」
「皇店?那不就是皇家的買賣。」
「你聽我說啊。這些皇店如今都已經交由郡王手中經營了,包括各地的皇莊。」
「賜給郡王了?」
酒樓里,好些人驚呼。
「也不是,我聽說是承包。郡王把幾萬頃皇莊和原來的皇店都包攬了,然後每年好像是要給皇上固定的收益,大約是有五百萬銀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