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剛看著青州都指揮使宋興和以及知府魏同年誠懇的說道:「太祖高皇帝曾有言,屯田可以收地利,抒民力,足兵食,使國有所賴,邊防之計莫善於此。現今所內屯田廢弛,衛所內空有屯田卻年年歉收,致使上官有勞憂之苦,軍戶們有果腹之憂,龐剛不才,願當請命,為指揮使大人及知府大人分憂解勞」
魏同年在一旁輕捋鬍鬚滿意的點點頭,這個龐剛能知難而上著實難得,望著龐剛年輕的面孔心中不禁感嘆自己手下竟無一人能有此雄心。
而宋興和也頗為震驚,他在此之前也探聽過龐剛的底細,知道此人原本是商賈出身,後被那位已經戰死的千戶賀正南下令強迫加入了軍籍,加入軍籍的時間才不過幾天。因此他能出口成章甚至讀過書都是可以理解的,此前他甚至想過要把龐剛調入青州的想法,只是現在看來龐剛志不在此,他是想要在屯田上干出一番大事啊。
而另一桌上的大壯、狗剩諸人看著龐剛心裡也湧起了一股欽佩之情,這位他們才認識不到半個月的袍澤已經給了他們太多的驚喜,現在更是官至百戶,這種變化在他們看來那就代表著前途無量啊!就連李源這樣原本對龐剛有些不服氣的少年也不得不暗自對龐剛表示佩服,心道這個讀過書的人說話做事就是和我們這些大老粗不一樣啊,
宋興和沉吟了良久才緩緩問道:「你由此報效朝廷之心自是值得嘉勉,只是你想要在哪個堡屯田呢?」
早就在心中計劃好了的龐剛毫不猶豫的回答:「卑職願率人往望海堡進行屯田。」
望海堡是靈山衛東南邊的一個衛堡,靠近大海,是原來為抵禦倭寇而建,一面朝大海一面朝內陸,離大海也只有十幾里的路程,龐剛能在這裡脫口而出也證明他在這幾天裡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席內一時氣氛有些沉默,只餘下宋興和的手指在桌上的輕敲聲。
上官不發話,眾人都不敢吭聲,只是默默的看著宋興和。
良久宋興和才說道:「既然龐百戶你有此為國分憂之心,本官自是不能阻止,既然如此本官做主,允許你在兩年之內不與起科,也不許別人搔擾,你只管安心屯種。」
對宋興和來說屯田除了政績對他也是有好處的,如果龐剛將來能把屯田地搞好,對他來說好處也是不言自明。現今大明衛所的青壯大多被挑去各營作為戰兵,象他們這種守備官兵,殺敵立功的機會其實很少,納糧多多,屯田興旺,才是真正的政績,也是將來軍政考課的最大標準。升官發財人人都喜歡,既然屬下能帶給他政績他又何樂而不為呢。
龐剛大喜,有了這兩年時間的緩衝就好辦多了,他就有把握把一堡之地建設成一個自給自足的富裕之地,不是他龐剛自吹,雖然他不太懂得屯田,但是萬物不離其中,歷史已經證明,只要給農民們足夠的自由和好處,他們迸發出來的力量將士如何的巨大。
龐剛立即站了起來昂首道:「大人只管放心,卑職相信一句話,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吾等上下一心,何愁不能把望海堡建成一個魚米之鄉。」
「好!」宋興和欣慰的點點頭,「有決心是好事,如果你真有什麼困難想必我們的知府大人也不會袖手旁觀的吧!」說完宋興和的眼神有意無意的向一旁的魏同年飄了過去。
「哈哈哈哈,宋大人你這是給本官下套啊。」一旁的魏同年大笑起來,「好一句辦法總比困難多,既然龐百戶你有此決心,本官自然不會袖手旁觀,這樣,你若是有什麼為難之處可以派人來尋本官,本官自會酌情解決。」
「多謝巍大人厚愛。」龐剛聞言後深深的向魏同年一躬身,有了魏同年和宋興和的支持,他的開墾工作將會比自己單打獨鬥輕鬆十倍不止。
等到龐剛主任告辭後,魏同年和宋興和對視了一眼,魏同年嘆到:「宋大人有此下屬真是好福氣啊,如若不是此子已加入軍籍,本官非得把他挖來不可。」
宋興和卻是神秘的笑道:「魏大人又何必誆本官,你如此大力支持龐百戶,雖說是因為他救了你的愛妾,但你敢說沒有一點私心嗎?」
「哈哈哈咱們是彼此彼此啊!」兩人相視大笑。
眼下大明的局勢越來越亂,他們身為地方上的軍政長官自然看得比誰都清楚,眼下已經不是明朝中葉文貴武賤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