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五天,原本船來船往的杭州碼頭上往來的船隻驟然減少,因為在這五天裡所有往來於杭州的船隻無不受到那支徘徊在入海口處的艦隊的攔截。
「所有往來船隻,無論貨物多少,都要徵收二成的稅款!」這是那支來自青州艦隊的口號。
沒錢不要緊,把貨留下兩成也行。無論是糧食、瓷器、絲綢甚至是牲畜他們都要,只要你乖乖的留下貨物或者交了銀子,他們就會痛快的放行,若是死撐著不交銀子,下場就如同那位梁老闆一般,最後連船帶貨都被沒收。
這幾天,杭州城裡最悲痛的估計就是那位梁老闆了,起初他仗著有杭州官府衙門的撐腰,死也不交稅款,在等了兩天之後,那位來自青州的定遠將軍二話不說,立馬把他的那五船絲綢拉回了山東賤賣,原本價值一百萬兩銀子的絲綢被他「揮淚大甩賣」,只叫價五十萬兩銀子,結果不到兩個時辰,那五船的絲綢就蜂擁而來的客商搶了個精光。
最後,得到了消息的梁老闆硬生生被氣得吐了血,現在還躺在床上起不來,這個結果震動了整個江南,現在誰都知道杭州府來了一個二愣子將軍,連浙江巡撫都被他搞得灰頭土臉。
在這裡要特別說明一下,雖然有明朝自永樂殯天之後就漸漸實施了海禁,號稱不許寸板下海,但是事實上明朝民間的海上貿易並未隨著禁海而萎縮,反而越做越大,到了明朝末期,海上貿易的規模甚至超過了宋朝,每年的貿易額達到了五千多萬兩銀子。
但為什麼明朝的文人集團要誓死喊著禁海呢,歸根結底還是利益二字,永樂年間,永樂大帝五次北征蒙古、南征安南(越南)、疏通大運河、遷都並營建燕京,編修《永樂大典》,這些事情任何一項所要花費的資金都是天文數字,但是為什麼永樂一朝的財政不但沒有崩潰,反而愈發的盈餘呢?
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它得益於鄭和七下西洋所帶回來的龐大的資金和物資,就是鄭和七下西洋所帶回來的資金在支撐著明朝那龐大的支出。但是鄭和七下西洋的貿易並沒有給大明朝的官員和江南的士紳帶來任何實惠,因為那些銀子最後都流入了朝廷的國庫,這下那些官員和士紳富戶們就不幹了,你吃肉不要緊,可連口湯都不給我們喝,太過份了吧!不行,老子要禁海!
於是在永樂死了以後,不明白海上貿易重要姓的大明繼任者們被那些文官集團搬出的那一套我天朝地大物博,不應與民爭利的學說給忽悠了,到了明朝中後期朝廷乾脆就連普通百姓出海打漁也給禁止了,就這樣原本轟轟烈烈的官方的海上貿易運動就這樣被禁止了,取而代之的是民間的海上貿易。
但是民間的海上貿易畢竟是民間的自發行為,得益於明朝那低得令人髮指的商業稅,雖然民間同海外的商業往來出奇的繁榮,但朝廷並未從中獲得任何利益,以至於明朝中後期的皇帝們一個個都勒緊了褲腰帶過曰子,最慘的是還是崇禎皇帝,為了籌集軍費,連自用的鑲金夜壺都拿出去偷偷變賣掉。
與朝廷的拮据相反,江南的士紳們卻每天都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在崇禎皇帝在為每年四五百萬兩銀子的軍費發愁的時候,在蘇州、揚州、杭州這些沿海城市裡隨便從街上拎出一個稍微有點身份的商賈身家都可以支撐朝廷一年的軍費。
在後世,每當讀到這段歷史時,龐剛都會不由自主的長嘆,一個連商業稅都不收的朝廷是多麼的愚蠢和無知啊。
於是為了驗證自己在後世讀到的這段歷史的真實姓,龐剛同志開始客串了一把稅務官,這可真是不做不知道一做嚇一跳。短短的五天時間裡,龐剛率領著艦隊攔截了不下二十支船隊,共收得款項兩百多萬兩銀子,相當於大明朝半年的財政收入,這個結果不單是把龐剛,連同艦隊內所有的人都給嚇壞了,以至於負責點收銀子的青州知事林峰差點被當場嚇傻。
「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坐在大廳里,帶著從青州緊急趕來的十多名賬房正在緊急盤點的林峰看著匯總的賬目雙目發直喃喃的自語著。
而龐剛看了看林峰送上來的總賬饒是以他粗大的神經也不由得咽了咽口水,這個稅務官貌似油水太大了,而且還不用什麼成本,只要把船和打炮往港口碼頭這麼一架,那銀子就如同流水般嘩嘩的往懷裡流,怪不得後世的美國佬說什麼也要保持一直強大的海
第兩百四十章 這就是天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