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藝術節中每一個單項獎的獲獎者如今都是鼎鼎大名的文藝大拿,他們有音樂家、畫家、雕塑家、作家、電影導演、演員……原本名不見經傳的人物在義大利藝術節上捧得獎盃後立刻就變得熾手可熱起來。在網絡上記載了一個很好玩的事情,上世紀的八十年代末期,一位法國的年輕畫家,原本的作品被人棄若敝履。在當年的義大利藝術節舉辦期間,年輕人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到義大利,看畫展的間隙在街頭擺攤給遊客畫肖像。但過於藝術化的處理方式讓他的顧客完全接受不了,在兩天的時間內這個畫家就因為犀利的畫風被人打了好幾頓。而三年之後,這個畫家的作品終於進入了藝術節的正式展覽中,最終竟然走了狗屎運拿到了金獎,於是一時間名聲鵲起。三年前他在街頭留下的那些肖像畫中有一副被機緣巧合之下存留了下來,隨後即被拍出了天價。而當記者在拍賣會後採訪畫作的原主人的時候,那個胖胖的中年婦女很不好意思地對記者說:「我最想說的話是要跟畫家道歉。要知道,當時看到他給我畫的這幅畫像的時候,我用指甲狠狠撓了他的臉……」
不過即使被鬧了滿臉花,在蘇鉞看來,這個年輕的畫家已經比絕大多數的拿畫筆的人要幸運多了,儘管蘇鉞也欣賞不來這個畫家的作品。可是要知道,許多畫家的畫作確實能被拍出天價,但很遺憾的是,這部分人中有很大的一批活著的時候都貧困潦倒。像另一個世界的畢加索這樣的人畢竟是極少數的。
看完這些有的沒的,蘇鉞繼續把注意力放在了「電影藝術盛典」上面。這個所謂的盛典,是將電影的展映、評獎、頒獎以及電影人的交流合作甚至交易放到了一起的一個活動,其實和另一個世界的歐洲三大電影節也差不了多少。在歷年獲獎者的列表中,蘇鉞發現特納說的那些確實是真的。在七十年多的時間內,獲得「義大利藝術節電影藝術盛典最佳影片獎」這個名頭最大的獎項中,最多的是歐洲人的影片,大部分來自法國和義大利本土,其次是德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再然後才能數到美國。亞洲電影在這個獎項中僅有一席之地,是上世界九十年代日本人的一部影片。而個人獎中的大頭則比較奇怪,像「最佳攝像」、「最佳音樂」甚至「最佳導演」等獎項基本上和「最佳影片」差不多,但演員的單項獎就相對比較奇怪了,獲得「最佳男/女主演」獎項的演員中,美國演員超越歐洲演員占據了大頭。蘇鉞想了半天才明白,這幫獲獎的演員基本上都是成名前混歐洲,然後拿了獎之後就跑到美國混票房去了……
另一個世界的國際電影節絕對算是中國電影人和中國電影觀眾心中的痛。與這個世界相比,另一個世界的中國電影獲獎的次數可能要比這個世界多,但看看另一個世界的評價和穿越小說中的調侃大概就明白了,你真在國際電影節中拿了獎,回到國內也不一定受到認可,不光是政府層面和監管層的看法,就連普通觀眾都有些看不過去。甚至在另一個世界有這樣的一種調侃:上世紀**十年代,年輕導演拍了電影,不用審核,抱著母帶往電影節的大門口一蹲,人家問你的時候就說在中國國內沒法過審。電影節的主辦方和評審委員會就會好吃好喝供著,然後大小給個獎項安慰一下。
千萬不要以為這是國際電影同行的支援行為!在那個年代,國外的電影同行普遍認為,中國是封閉的、愚昧的、獨裁的。一部電影在國內過不了審,那就是揭露了中國封閉、愚昧、落後、獨裁的本質。這樣的行為自然會受到所謂的「國際電影藝術屆同仁」的「支持和鼓勵」。至於這些電影到底為什麼過不了審,呵呵,說出來就沒意思了不是?難道我會告訴你為了參加你的電影節,我根本沒往上面申請審核?
平心而論,別管另一個世界的這些電影人到底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去蹲國際電影節的大門,看看另一個世界的那些**十年代的獲獎影片就明白,也許像《鬼子來了》這樣的影片確實在藝術性和批判性的同時,踩到了某些人的痛點,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時期的獲獎影片中,絕大部分都是帶著濃重的「黃土味兒」的東西。這些東西不一定有什麼藝術性,但在國外的評審看來,最起碼它「真實」。就像《舌尖上的中國》和央視的合作搞出來的那件事情一樣,中國的文化圈子和國外的眼光是有局限性的,「我不敢拿出來給你看」和「我就當沒看見」這都是病。
271 電影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