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 電影節

    一直到特納掛斷了電話,蘇鉞還有些暈暈乎乎的。

    平心而論,蘇鉞想要在文化領域「幹大事兒」,國際獎項肯定是避不開的一個坎兒。儘管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開拓,票房收益遠比獎項收益的要實惠得多,但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名譽」這種事情,總是最好的名頭。也別說只有中國人好面子,「面子」的問題不管放到哪個國度,大家其實都差不多。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認為,人類的需求階梯狀按層次分為五層,當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這樣的生理性需求得到滿足的時候,就會主動去追求心理性的需求。中國古人也說過,「倉稟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可見不管是中外還是東西,對於心理需求的認知都是同樣存在並一致認為,是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存在於生理需求之上的。

    放到文化圈子裡面,你的專輯賣得再好、歌曲的傳唱度再高,也不一定有一個「某某獎獲獎歌手」的榮譽來的有面子。同樣的道理,你的電影票房成績再高,也抵不過人家一個「影后」、「影帝」、「最佳導演」的頭銜。


    另一個世界同樣存在不少電影節或者金像獎之類的電影藝術的頒獎典禮。比較有名的當屬威尼斯電影節、柏林電影節、戛納電影節這三大歐洲電影節以及美國的奧斯卡金像獎。不過大部分情況下,國內的觀眾比較認奧斯卡,但電影圈的專業人士更認可歐洲的三大電影節。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講,奧斯卡金像獎原本只是一個美國本土的電影獎項,原本連最佳外語片獎都沒有的奧斯卡說白了原本和另一個世界的中國的金像獎也差不到哪裡去。只是隨著另一個世界美國電影工業的長足發展,這項獎項某些時候更能代表票房成績和電影藝術的視覺震撼感受,這才逐漸被世界所認可,並成為一項國際性的電影獎項。而歐洲三大電影節則更加重視「電影藝術」這個相對核心的東西,這才是另一個世界專業電影人心目中的電影藝術的最高殿堂。其實說白了,奧斯卡更像是一個經過運營和包裝的東西,而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則最起碼從名頭上更加重視「藝術性」這個標籤。

    而這個世界的「義大利藝術節電影藝術盛典」則完全和另一個世界的任何一項電影節以及頒獎典禮都不是一個概念的東西。如果說另一個世界的電影節和頒獎典禮從上到下排個名次,大概第一集團應該被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以及美國奧斯卡包攬。而在這個世界,則是義大利藝術節電影藝術盛典獨占第一陣營,完全沒有對手。完全沒有可比性。

    義大利藝術節也不是單純的電影藝術節,而是包括音樂、美術、舞蹈等等許多項藝術展示和評頒獎為一體的國際性藝術盛事,而其中的任何一個單項獎拿出來都是國際獎項中絕對第一陣營的獎項。所以,劉炆當時喝多了,說他最大的夢想是在義大利藝術節上面放聲高歌,這個理想不得不說,非常遠大。

    義大利藝術節創辦的時間其實並不久遠。這個世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永遠是大獨裁者最好的盟友和最好的扯腿夥伴的義大利人在戰敗投降的陰影下,將浪漫和文藝的性子發揮到了極致。當他們的德國盟友正在為國土的分裂和經濟、工業的重創撓破頭皮的時候,天性樂觀的義大利人在同盟國的監視下,搞起了自己的祖先最擅長的「文藝復興」。不過和歷史上的文藝復興不同,十四到十七世紀,義大利人認為,歐洲文明在古希臘和羅馬時期極度繁榮,但在中世紀的黑暗中沉寂湮滅,直到十四世紀重新復興繁盛,並孕育了一大批久負盛名的文藝巨匠。而二戰之後歐洲百廢俱興,在這樣的情況下,應該讓人的思維和心理先富裕起來,為家園的建設和興盛積蓄力量。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之下,義大利人辦了二戰之後的第一次全世界範圍內的國際音樂節、第一次國際美術展、第一次國際電影節……最終,這些東西匯集成了一個巨大的怪物,就是如今的「義大利藝術節」。

    每年的十一月開始,義大利的羅馬、米蘭、威尼斯等大大小小的城市就成為了一片歡樂的海洋。在這些城市中,大大小小的畫展、音樂會、電影展、戲劇演出一直持續到新的一年的到來。在兩個月的時間內,義大利將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的數量占全年總數量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不僅僅繁盛了義大利的藝術,還為義大利的旅遊收益和財政貢獻大量的金錢。

    在蘇鉞查到的信息中



271 電影節  
方非燼推薦:  
隨機推薦:  扶明錄  輪迴樂園  玄塵道途  真實的克蘇魯跑團遊戲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星光戰場"
360搜"星光戰場"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