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小時候。
營救計劃出來,所有的人員物資都到位,科學家還為這次營救計劃命名——渦眼營救。
渦眼營救計劃參與的人並不多,總共只有十四人,其中還包括了韓星海。
不過,為這十四人提供後勤支援的達到了五百多人,其中有二百多人的科學家團隊提供數據支持,還有兩百多人的工程師提供技術支持。
當然,真正核心人物是韓星海,因為,他是整個計劃的靈魂,也是執行者。
金屬攔網的距離是每公里一個,總共有七個金屬攔網,也就是說,渦眼營救的距離達到了七公里出頭。不過,嚴格計算的結果並不是七公里,因為,其中最近的一個安全對接通道與第一個金屬攔網的距離有七百米,也就是說,營救的總距離接近八公里。
鑑於近八公里的距離太長,這一個計劃最後被科學家否決,修改為從遊輪內側的一個安全通道放出七根繩子,那麼也就意味著,形成了一個扇形的平面圖,每一個金屬攔網的距離都不會超過五百米,因為,遊輪的環形結構寬度只有四百米,哪怕是兩端最遠的金屬攔網也不超過五百米。
優化後的計劃最大的好處就是安全出口是在環形的內側,幾乎不會遭到隕石的撞擊,而且,由開始的一條主線變成了七條主線,不會造成擁擠。
另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因為納米繩是從橫拉,這就為參與營救計劃的人和被營救的戰士都有了一個躲避隕石的空間,一旦發現隕石撞過來,可以加速或者退後避讓。
營救的方案非常細緻,先是從安全通道裡面放出去七根堅固的納米繩,然後,由十一架電磁機器人牽引著到納米繩往前面走,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一個電磁機器人停下,在安全通道與金屬攔網之間形成一個或者兩個納米繩的支點。
完成了上述任務之後,十四個人就要分成七組,用安全扣扣在由電磁機器人固定的納米繩上面,然後,每兩人一組前往金屬攔網的背後,那納米繩固定在金屬攔網的背後,再只會被困的機甲戰士順著納米繩的引導返回遊輪……
……
整個計劃說起來簡單,但操作起來風險極高,因為,遊輪的頂部並沒有建造金屬攔網,也就是說,當救援人員從安全通道鑽出來的時候,便是呼嘯而來的隕石群,其危險程度可想而知。
當然,為了確保救援風險,科學家們臨時改裝加固了幾架巨型工程機甲,然後,工程人員通過頂部的一些通道把改裝後的機甲焊接遊輪頂部,這樣可以阻擋一些隕石,特別是能夠擋住那些貼著遊輪頂部上面衝撞的隕石。
總之,科學家們已經絞盡腦汁的想了很多辦法把風險降低,但是,實際上風險依然不可控,因為,在隕石亂流之中,遊輪任何一個方向都會遭到撞擊,而且,在遊輪自轉的情況之下,凸起的任何物體所承受的撞擊力量都是極為恐怖的,特別是那些巨型隕石。
為了避免隕石對電磁機器人造成破壞,科學家們在讓電磁機器人固定納米繩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凹槽部位,讓電磁機器人下蹲手撐的動作,減少被隕石撞擊的橫截面,也增加了與遊輪的附著力。
為了配合營救活動,遊輪的在飛行之中也開始不停的調整姿勢,儘量讓頂部避開隕石密集的部位和一些巨型隕石。
行動開始後,電磁機器人的布置還算順利,有驚無險,很快就在頂部固定了七條特種納米繩。
韓星海是最遠的七號金屬攔網,而且,因為電磁機器人不夠的情況下,通往七號金屬攔網的納米繩只有一個電磁機器人作為固定指點。
渦眼營救已經展開了,數百個科學家和所有的工作人員都是後勤,他們負責監控周圍的隕石數據,然後第一時間提供數據。
全息屏幕上在直播著營救行動。
成千上萬雙眼睛死死的盯著全息屏幕上的畫面,每一個人都屏住了呼吸看著全息屏幕上那驚心動魄的畫面。
外太空沒有聲音,全息屏幕上也沒有聲音,但是,從那全息屏幕上看到隕石貼著遊輪飛過,人們仿佛感覺到了呼嘯的風聲。
電磁機器人的布置很順利,為了避免納米繩被隕石撞到,納米繩都貼著遊輪的外裝甲上面。
577.第五百七十七章 渦眼營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