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出乎意料,呂武無法按照原本的既定計劃進行,只能制定新的計劃了。
其實,這也是戰爭的一種常態。
兵無常形水無常態,說的就是戰爭的不可控。
原來想要怎麼幹是一回事,明明知道事態出現新的變化卻不改,多麼頭鐵的人才能幹得出來?
陰氏要增兵,另外兩個「師」的調動問題不大,只需要從封地將本來集結待命的部隊拉過來便是。
真實情況是,呂武要進行西征,不可能放空領地,必然會事先召集軍隊進入警戒狀態。
現在麻煩的情況是,本來用於警戒封地的部隊被調走,需要再一次發出徵召令給「徒」和「羨」,再布置新的指揮體系,比如下命令給陰氏的家臣或歸附的中小貴族,安排誰誰誰負責哪一個區域之類。
「上軍將可招國中貴族一併西征否?」魏絳沒有表現出什麼心虛,內心裡則必然存在忐忑。
一系列的情報都在顯示一點,秦國這一次的動作非常大。
不要輕易去猜測一個國家要拼命時爆發出來的力量,往最嚴重的方向做心理準備最為穩妥,再做好所能做到的最好應對才是上上之策。
呂武當然有想過號召國內的其餘貴族一起西征,先前考慮到這一次西征的油水有限,不好讓大傢伙白忙一場,以至於消耗陰氏的聲望;等得知秦國要拼命,好像就更不好進行號召了。
說白了,他們不是在打國戰,明面上是呂武要報私仇,暗地裡是在為陰氏取代趙氏嬴姓做準備;家族號召的私戰模式之下,願意來幫忙是給陰氏面子,得了好處皆大歡喜,獲得升爵功勞、封地什麼的則是不存在。
這種家族私戰的模式,打贏了也就打贏了,打輸了誰號召誰倒霉,要被國家層次的責難,損失家族聲望,一眾貴族沒得到好處還損失慘重必然恨死了。
現在的情況是,呂武很想呼朋喚友,理智卻一直在進行阻止。
倒不是呂武對這一次西征完全沒有獲取勝利的信心,是他明白秦國拼命之下,雙方的交戰絕對會顯得無比殘酷。
將國內的中小貴族喊過來?是喊來填坑的。
呂武真的那麼干,自家或許會減少損失,以前累積的聲望則要被敗壞乾淨。
這是一個名聲有時候比實力還管用的時代,聲名狼藉的家族哪怕實力再強,平時或許沒什麼事,等出了事必將面臨比牆倒眾人推更嚴酷的結局。
相反,名聲好的家族,仇敵想要斬盡殺絕會心存顧慮;有血脈存留,再有好名聲,哪天東山再起的機率超大。
呂武心想:「其實我已經太過於追求速度了。換作其他家族,哪一家不是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一步一個腳印地夯實基礎呢?」
也就是他「點子」多,用了許多當今年代沒有的技術和管理制度,又屢屢能夠在動盪中抓住機會,要不想用十多年形成這樣的累積根本是在做夢。
這也就導致陰氏的容錯率非常小,更要愛護名聲。
魏絳一聽呂武拒絕招呼其餘貴族過來,整個人看上去剎那間有點不好了。
他問:「今次西征必是苦戰?」
可真是個小機靈鬼喲!
他卻很快收拾好心情,復道:「如此也罷!奮力一擊,以求長安。」
呂武知道魏氏的年輕一代都很不錯,只是沒想到魏絳能有這樣的膽氣和見識,贊道:「魏氏有你如此必興,福運綿綿可期。」
秦國要拼命是吧?肯定要集結大批兵力,少不了動用精銳。
一旦他們成功打贏秦國,與之比鄰的魏氏就能安全無憂。
情況是這麼個情況,其中的兇險不得不考慮進去,遇到這種抉擇的魏絳,選擇迎難而上不是退縮,優不優秀看戰事結果,膽略則是表現出來了。
再增兵什麼的?魏絳有想過,思來想去鬱悶地發現魏氏辦不到。
在幾次晉國內部動盪中,魏氏並不是參與的主力,他們跟在後面喝了點湯湯水水,肉則是大部分被智氏
第494章:陰氏之強,使人心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