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武琢磨著瓜分衛國會影響太大,有衛國的執政以及一幫貴族受不了衛君,帶著自家的封地投奔到晉國,操作起來的難度雖然有,比瓜分衛國或是占著衛國執政的位置會更簡單一些。
帶封地一塊脫離某個諸侯國這種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晉國的狐氏就經常左右橫跳,一會變成晉人,一會又變成赤狄,碰上陰氏之前還活得好好的。
衛國的衛君衛衎是個什麼樣的人,各個諸侯國少有不知道的。
孫林父與衛君衛衎不對付也是幾乎人盡皆知,還不能說孫林父不尊重衛君衛衎,純粹就是衛君衛衎的一些行事作為太過於荒唐。
呂武沒有第一時間給孫林父正式的回覆,暗示孫林父可以先操作起來,隨後去找到了晉君姬周,再請晉君姬周召集眾「卿」。
獲得大河北岸的一些衛國城池正是晉國想要辦到的。晉國也不是白要,拿魯國那邊的城池來跟衛國交換,魯國則是去拿齊國的城池。
之所以說「城池」而不是土地,主要是有建立據點才算勢力範圍。這個可千萬不要搞錯了。
晉國之前要的是靠近齊國的河東那一塊區域,可開不了口要河北這邊,更不會說連衛國都城「朝歌」都想接手。
真的開口說要「朝歌」就是逼衛國跟晉國拼了,不拼衛君衛衎就不是個人。
道理沒什麼太複雜的地方,衛國的宗廟就在「沫」這邊,丟掉祖墳這種事情別說一國之君受不了,但凡是個人就無法接受。
「甚!?」晉君姬周都不記得這些日子自己一驚一乍多少次了,還是感到極度驚訝,問道:「大河北岸盡歸於我?」
呂武只說有人想那麼干,沒有直接點出孫林父想干,算是給孫林父保留了一些名聲。
一眾「卿」也聽傻了。
大河北岸的城池盡歸晉國?
好傢夥,真是好傢夥!
一下子讓衛國沒了三分之一啊!
之前晉國只是要跟衛國置換城池,不包括人口和資產,更不要說包含貴族本身了。
衛國的總人口是多少來著?他們的都城就在大河北岸。
知道都城是什麼吧?不就是政治中心嘛!
任何時代的政治中心都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在隋唐搞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兩地分離之前,都城也是集中最多資產的所在。
他們聽說有人要帶上自己的封地投靠晉國,甚至要將大河北岸的所有衛國城池送給晉國,能不直接傻了嗎?
晉君姬周的理智在告訴自己應該拒絕,倒不是不想把衛國怎麼著,想到的是衛國有貴族那麼搞,晉國的貴族會不會有樣學樣。
士匄說道:「衛予我恥辱,當得之報。」
答應啊!
肯定要答應的嘛!
管他衛國死不死,晉國一下子多了那麼多的城池,他們不可能拿地、拿人、收財再將原主人幹掉,收一些家族當附庸可以的吧?
另外,他們幫衛國的一國之君和公族搬個家,普通貴族不能直接下手搶,衛國公族搬家之後該留下多少城池和人口、資產,晉國是不是能夠分一分?
士魴說道:「我為諸夏文明存亡與楚惡戰,折損重也。」
晉國公族和荀氏(中行氏)能這麼說,由范氏來提就有點那什麼。
不過,考慮到人員損失最輕微的陰氏都有兩千多人戰死,殘疾了那麼多人,財帛的消耗更龐大,范氏的損失比陰氏多得多,還是夠資格強調損失的。
晉君姬周掃了一眼狼性十足的眾「卿」,想到了公族的損失,心裡的天秤還是出現傾斜了。
是哦。
儘管這一場戰役晉國打贏了,要命的是收穫也幾乎沒有啊!
晉軍當然有抓到楚軍和鄭軍的戰俘,抓到的鄭軍戰俘兩千多,俘獲的楚軍戰俘將近兩萬;戰場上撿的兵器和甲冑數量多一些,兵器超過十萬件,各種甲約三萬,挑挑揀揀之後能用的數量會減少;可是,跟自身的損失對比,顯得太不夠了!
楚軍已經想撤,按照以往的尿性,楚軍會丟下一批糧食和各種雜物,少不了會將傷患留在原地等死。
收破爛這
第602章:陰武是個好元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