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利益既得者對新入場的人抱有警惕之心,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他們一方面認為,擺上餐桌的食物就那麼多,增加一個人來分享,自家能吃進肚子的部分就會減少。
另一方面,他們擔憂新入場的人會攪亂原有秩序,使得大家都沒得吃。
通常情況下,老牌利益既得者被稱呼為保守派,又存在一批頑固保守派。
呂武在猜想,哪一家對老呂家的崛起產生敵意,又是為什麼會產生敵意。
老呂家的發展速度是挺快,僅是在販賣陶器上面跟范氏有過連摩擦不都是的小糾葛,其餘好像也沒什麼吧?
要說冶金方面,該警惕和排斥的是魏氏。
一直以來,魏氏並沒有什麼表示,打壓那更是沒有的。
其實也能理解,呂武研究冶煉的側重與魏氏不一樣,再則老呂家沒涉及武器和鎧甲販售。
這一次,魏相代表自己的老爹,提出跟呂武置換封地的建議,看著依然貫徹扶持老呂家的策略。
可能產生利益糾紛的魏氏都沒有對付老呂家,其餘家族要是針對呂武,只可能是不想看到韓氏和魏氏走得太近,甚至還要算上智氏。
至於趙氏?早被忘在不知道哪個角落了。
呂武跟趙武時有書信往來。
他根據趙武的說法,得知這孩子已經成了死宅,忙著好好讀書天天向上。
一頓吃吃喝喝過後,二代們紛紛盛讚呂武對吃喝方面的講究,在護衛的緊隨下離去。
呂武看著一片狼藉的大堂,獨自坐了有一小會。
這些二代有什麼態度,基於他們的長輩是什麼想法。
晉國的貴族之間歷來就不存在什麼呵呵樂樂,哪怕某一段時間走得近,也是家族之間的利益需要。
等待各自的利益述求獲得,又或是沒有獲取,蜜月期就將結束。
極少有像韓氏這般,記得哪個家族對自己的恩惠,不顧自家利益也要進行報答。
呂武察覺到了欒黶對自己的警惕,認為雙方從未有過深交,家族各產業也不存在衝突,有些想不通是個什麼情況。
他在後來很特地地了解一下欒氏的發達史。
也幸虧幾個卿位家族在晉國足夠出名,一些相關情報並不難打聽。
太過於隱秘的事情不好探知。
完全模糊則不至於。
欒書能夠崛起,先是因為得到趙朔(時任下軍將)的扶持,後來又得到了郤缺(時任元帥、執政、中軍將)的欣賞。
他在與趙朔親近時,趙氏奉行趙盾執政時的家族路線,親於先氏、郤氏;壓制荀氏、士氏、排擠欒氏、胥氏。
期間,趙朔因為很多正治主張跟趙同、趙括不一樣,以至於鬱鬱而終。
欒書覺得對自己有恩的趙朔是遭到了趙氏同宗的迫害,才會英年早逝。
另外,趙同和趙括雖然職位上比趙朔低,可是兩人在趙氏主宗的話語權更大,多次阻擾了欒書的晉升之路,甚至差點沒讓欒氏在晉國除名。
這也是後來欒書為什麼在趙氏有難時,非但一點都不幫助趙氏,相反進行落井下石的原因。
關於郤氏?
欒書一直感念郤缺對自己的欣賞以及照顧,另有郤克也多次幫他講話,才能保住下軍佐的職銜,不至於讓欒氏從卿位上被踹下去。
荀氏的荀林父成為晉國執政時期,是欒書最為艱難的時刻。
後來發生了晉國與楚國的「邲之戰」,以晉國慘敗,以屈辱、難堪的方式交出中原霸權為結束。
這也是楚國最風光的時期了。
他們飲馬黃河,覺得這一代人能光耀萬世。
晉國這邊,荀林父在「邲之戰」後下台,荀氏除了智罃被俘之外,損失也是幾個卿位家族中最為慘重的一家。
欒書在那個時候選擇了忍辱負重,給予了荀氏雪中送炭,深深地感動了荀氏的中行庚。
另一方面,欒書看到了郤氏的崛起已經不可阻擋,盡心盡力地輔佐郤氏的郤克,為日後欒氏的橫空崛起創造了基礎。
第171章:我特麼招誰惹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