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春秋我為王 > 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

第883章 秦歌一曲(下)

    雖然同為殷商頑臣之後,但秦的祖先比趙氏還混的差,趙造父已經得到封地成為大夫寵臣,秦卻還在做周室的戍卒和牧馬人。

    直到周宣王即位後,以秦仲為大夫,命令他討伐西戎。秦仲死於與西戎的交戰中,周宣王乃召其子秦莊公昆弟五人,將七千青壯交還給他們,讓他們繼續伐戎,五兄弟不知戰死戰隕幾人後,終於將西戎驅逐百里,得到了犬丘,並得到了」西垂大夫」的封號!

    這就是秦的起源,充滿血與火的起源。

    冥冥中,秦軍的統帥子蒲知道,數百年前,秦仲、秦莊公,還有秦襄公、秦文公,肯定也曾帶著他的將士,高唱著慷慨悲壯的秦歌,為了讓秦人從戎狄雜處的河渭平原上殺出一片天地,而毅然朝屬於他們的戰場邁步。

    今日的河西戰場上,也有三萬秦人,他們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獵戶,家裡都不富裕,父子無別,一家老小几人擠在一間屋子裡,所以東方諸侯鄙夷地說他們:「與戎狄同俗」,而且私鬥之風盛行,每年的流血事件數都數不過來。

    但也正是這些沾染了野蠻的秦人,拿起武器後,就變成了不死不休的銳士!

    當初周天子命令兄弟五人討伐西戎的那首歌,至今傳唱。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子蒲起了個頭,三萬人用乾澀的秦腔齊聲同唱:

    「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這是一首視死如歸的詩,也是一曲不屈不撓的歌,歌罷,秦人發動了衝鋒……

    然而這一曲豪邁秦歌,在遠遠觀戰的郵成等趙氏騎兵和羽林侍衛聽來,除了嗓門大一點以外,並沒有什麼卵用……


    ……

    「秦人到底會不會打仗啊……」郵成踩著馬鐙,踮起腳望著兩軍接陣。

    趙無恤派他們過來的目的,當然不是支援魏氏,而是為了就近觀察秦魏的戰鬥。

    「在戰場上,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身臨其境,用汝等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腦子去想,把戰役的過程,敵人的戰術戰法,優點缺點,都給我記下來!」

    郵成和這一批羽林侍衛,是趙無恤重點培養的基層軍官,無論是受教育的程度,還是對軍旅的熟悉,都不是半路出家的武夫能比的。

    當然,趙無恤也沒說明魏、秦兩方究竟誰才是「敵人」,所以郵成等人便東面看一會,西邊看一會,在交戰之前,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魏氏和秦人,勝負當在七三。

    因為魏氏的戰法和趙氏的太像了,尤其是魏氏的中軍,是數千被稱為」魏武卒「的重裝甲士,雖然在郵成看來,只是趙武卒的粗劣模仿,但其裝備大概達到了趙氏在汶水一戰前的水平。

    魏軍已經早早擺好了一塊塊的方陣,與趙氏的大方陣不同,他們沿用了魏獻子五陣,不夠堅韌,卻更靈活些。但在郵成看來,若趙魏交戰於平原,這種縱深較薄的」五陣「肯定會被趙氏的長矛堅盾碾成碎片。

    只可惜,他們今日面對的敵人是不是趙兵,而是秦卒。

    面對秦人那看上去亂七八糟的衝鋒,魏氏中軍巋然不動,前排的甲士一一豎起了大櫓,而後排則朝前發射弓弩,魏弩沒有趙弩那麼強勁,但和弓箭搭配也是不錯的選擇。

    秦人也有少量的弩,畢竟其中不少人是參加過救楚之役的老兵,正是在那場戰爭里,楚國工匠琴氏發明了單兵手弩。但更多用的是弓,秦國除了渭河平原外,周邊還是一堆原始森林,有膠材皮革之利,「秦弓」是馳名諸侯的好弓,但僅僅是少數善射者擁有,其餘人用的,多半是製作簡單的單體小弓,箭矢也品種多多,鐵、銅、石、骨,不同時代不同質地的箭簇在兩軍中間飛舞。

    於是往往在秦人能射到魏軍之前,他們就被弩矢射翻一片,像是在風中伏倒的麥子……

    而衝到魏軍陣前的人,也紛紛被矛戟刺中,無法再前進一步,好似轟擊礁石的巨浪,秦人的攻擊從一開始便受阻了。

    「秦軍要敗啊……」郵成等人感覺有些無趣,他覺得秦人的戰術,比起和他交手過的代戎,並沒有高明到哪去,倒是魏軍很值得注意,倘若這支軍隊多打幾次仗,多積累一些經驗的話,魏氏,當為趙氏的大敵!



  
七月新番推薦:  秦吏  新書  新書第五倫王莽劉秀  新書七月新番  戰國明月  漢闕  
隨機推薦:  神話版三國  花豹突擊隊  魔門敗類  天道天驕  逆天邪神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春秋我為王"
360搜"春秋我為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