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印在長雍都城現身,不僅讓陸太后和正景帝矚目,同樣也引起了大安朝官員的注意。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那些暗探雖然已經出了事,再沒有什麼情報傳出來,但這畢竟是暗處,這並不代表著大安與大雍毫無往來。
兩國鴻臚寺時不時有往來,兩國的商旅也一直沒有斷絕。
汪印現身這個消息,便是通過大雍鴻臚寺和商隊傳出來的。
有關汪印的任何消息,都是重中之重,自然也很快就送到京兆了。
緹騎死傷無數、汪印重傷不知所蹤,大安朝上下也都在密切關注著汪印的下落。
如今,其在大雍都城現身了……
宋定邊果然沒有說錯,汪印和緹騎的確逃往了大雍,說不定,還投靠了大雍!
這一次,永昭帝並沒有震怒,也沒有因為汪印出現大雍就將其定下「叛國」之類的罪名。
並非是他不想,而是他不能。
在剛接到宋定邊稟告的時候,他就想簽下海捕令、定下汪印叛國大罪了,不曾想卻遭到了護國公湯源的反對。
湯源倒沒有說很多話,只是說了這麼一句「皇上,軍中士兵不可欺、國朝百姓更不可愚啊。」
此話,聽得永昭帝心中一驚。
宋定邊呈給兵部的急報中雖稱雲州之事的起因是「緹騎譁變」實情卻不是如此。
實情就是根本沒有緹騎譁變這樣的事!
宋定邊為了完成皇令,是為了對付汪印和緹騎而想出來的藉口,為了將汪印赫赫功勞變成天大罪過的藉口。
緹騎譁變完全是捏造的,是為了堵住天下悠悠眾口的。
說白了,這就是永昭帝所需要的遮醜布。
雲州的事情,根本就經不起任何推敲和查探!
湯源執掌皇家暗衛,對朝中軍中消息當然會密切關注,宋定邊秘密帶著儀鸞衛前去,他怎麼可能不知道?
他能知道的事情,朝中官員和將領也遲早就能想到。
誰都知道,汪印治下甚嚴,絕不可能有放任緹騎亂來的事情;
緹騎如果真的要為汪印抱不平,為何不在京兆的時候、偏偏在奪回雲州之後譁變?
這說不通,根本就不成立。
士兵和百姓或許一時會對汪印痛恨唾罵,但想必不用多久便有人反應過來了。
功高震主才是汪印真正的罪名,然而哪一個有抱負的官員將領不想建功立業呢?
如果建功立業的終極結果就是像汪印這樣的,那麼官員將領們怎麼想呢?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永昭帝視汪印豈止是土芥?那是要除之而後快的人。
汪印立下那麼大的功績尚且如此,那麼別的人又會如何呢?
汪印在前,殷鑑不遠,國朝之臣又該如何視君呢?
湯源說這句話,便是在隱晦提醒永昭帝擔心朝臣和將領的反噬,畢竟,人心不可欺瞞。
永昭帝到底心虛,生怕雲州的真相被揭露出來,哪裡還敢簽下海捕文書?
他也不想再與朝臣、國公勛貴這些人再對抗了。
既然汪印不知所蹤,那麼雲州之事就這樣了了。
如今聽聞汪印在大雍都城現身,永昭帝高興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會震怒?
汪印現身得好!只要汪印一直在大雍,那麼緹騎譁變的事情就會越來越真!
到時候難堵天下悠悠眾口的人,就成了汪印!
永昭帝巴不得汪印時不時現身,如果還傳出汪印投靠了陸太后和正景帝,那就更好了!
帝王對此事沉默,自然也影響了朝廷內外的人。
「皇上沒有震怒?奇怪了……」韋皇后皺著眉頭說道,內心疑惑不解。
事實上,她感到不解的,還不是永昭帝眼下這個反應。
按說,緹騎既然譁變,又已經出逃,皇上必定會定下汪印叛變大罪的,可是皇上並沒有這麼做;
汪印都這樣了,與汪印有密切關係的純妃和葉家,非但沒有因此受難,反而得到了很多好處。
永昭帝這樣的態度,讓她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