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女台之上,華蓋雲集。
司馬氏宗王、洛陽公卿、滿朝文武、禁軍將校、宮人侍者簇擁著帝後二人,登上高台。
耳邊鼓聲不絕,將士們正在列陣。按照日程安排,今日天子郊臨,觀閱大軍講武,然後發放賞賜勞軍。
此時司馬熾的目光已被對面的高台吸引。
高台之上,大纛沖天而起。
纛下站著一紅袍金甲大將,手撫刀柄,於風中肅立。
在他身後,整整立著十二面鼓,膀大腰圓的壯士揮舞著鼓槌,有節奏地敲擊著,發出陣陣動人心魄的響聲。
鼓手左右各有六名角手,手持粗大的牛角,隨時待命。
金甲大將身側,親兵親將匯集,刀槍劍戟環列。
大將身前,七八名將校分立左右。
高台下方,傳令兵們牽馬肅立,隨時準備出發。
高台前後左右,九百名親兵手持長槊、步弓,緊緊圍護著高台。
高台前方的曠野中,已經集結了兩萬餘名將士,包括七督府兵、洛陽驍騎軍、左衛、右衛各一部。
許是為了體現出威勢,今天他們排出了一個方陣。
最前面是精挑細選的府兵精銳,共四百人,列四排,此為「選鋒」,組成的部隊被稱為「戰鋒」。
戰鋒不要求多嚴密的陣型,衝鋒時甚至可以散開來,目的就是擾亂敵軍大陣,迫使其陣腳動搖。或者在其布陣時襲擾,拖延他們布陣的時間,削弱敵人的士氣。
戰鋒身後是前軍大陣。
步卒五百人一陣、騎卒二百人一陣,步騎交雜,間隔排開,陣與陣之間相距五十步。
前軍總計排出了四個步兵方陣、三個騎兵方陣,總計二千六百步騎。
在他們兩側,還有洛陽中軍強弩營一部,臨陣安放好了弩車。
他們共同構成了前軍。
前軍後面是中軍本陣。
兩陣之間同樣間隔五十步。
中軍的騎兵並沒有與步兵交錯布置,而是盡數布於右側,約千騎的樣子。
中間和左側是密密麻麻的步兵方陣,以千人為一陣,總計八個,約八千人。
正中央還有一台指揮車,不過此時沒有人,空著。
中軍最外圍,同樣布置了弩車,以及零散游弋的勇士,人不多,總共數百人。
中軍後面是後陣。
偏廂車、輜重車密密麻麻。
整體布局環車為營,只開數個缺口,供驍騎軍進出。
府兵部曲們在車輛遮護下,於正中列陣,加上部分洛陽禁軍,人數超過一萬。
總計兩萬餘步騎,肅立於洛陽西郊,讓皇女台上的一眾君臣看得直眼暈。
而就在這個時候,對面高台上的鼓聲猛地一停。
眾人尋聲望去,卻見青旗一舉,兩名傳令兵翻身上馬,疾馳而出。
戰鋒、前軍不動,中軍右翼的騎兵已紛紛上馬,做好了出擊的準備。
片刻之後,這股騎兵本陣的小鼓響了起來。
常粲一邊看著傳令兵,一邊迫不及待地準備出陣。待傳令兵抵達後,他立刻翻身上馬,手持粗大的馬槊,在隆隆不絕的鼓聲中,大喝一聲「沖」。
騎士們驅策著馬匹,緩緩加速,從右側繞向前方。
皇女台上的眾人瞪大了眼睛。
天子司馬熾看著千騎沖陣,渾身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騎兵的速度非常快。
這是專門習練馬戰的府兵,已不下十年,繞沖至前方後,數百人對著扎在地上的草人撒下一蓬箭雨。
箭矢鋪天蓋地,密如飛蝗,將許多草人給直接射倒在了地上。
射完之後,他們加快了速度,繞至草人後方,又來了一波齊射。
數百名馬槊騎兵緊隨其後,借著他們造成的混亂,斜斜切過草人方陣,馬槊一挑,如同剝洋蔥般,將外圍的草人給挑飛了,然後迅速打馬離去。
眾人的目光被騎兵吸引住了,就在他們不注意的時候,數百戰鋒已遵循旗號,在鼓聲之中快步前進。
第三十五章 君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