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洛陽往北,有通往孟州的驛道。
破破爛爛,顛簸無比。邵樹德帶著野女人北巡,顛簸之中倒也有一番別樣的樂趣。
「小土窯倒是不少……」邵樹德掀開車簾,仔細觀看著驛道旁的村莊。
李逸仙很懂事,甚至特意招呼親兵都、銀鞍直的騎士讓出視野。
河南府在持續移民進來,多為軍士家屬。他們兜里是有錢的,可能是覺得洛陽以後肯定是都城了,安定下來後,開始花血本造新房。
邵樹德突然覺得很鬱悶。他以後若定都其他地方,這些軍士不得一個個反對?除非你再給出大把好處,大大超過他們付出的成本。
「停下來!」邵樹德心情不佳,吩咐道。
下了馬車之後,邵樹德走向村子。
「不過二三十戶人家,竟然有七八戶磚房。」邵樹德收拾心情,贊道。
磚這種東西,只能就近燒制,就近銷售,運輸成本太高了。
自從磚瓦輪窯這種新事物出現在關北後,慢慢擴散到了河陽、東都二鎮。除一開始的幾座是蕭氏等大家族投資的外,現在新起的基本都是各地方土族的產業。在這方面,幕府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們選調熟練工匠,至各地推廣技術。
效果有好有壞,整體速度也不盡如人意。但總體而言,這種能夠極大提高磚瓦生產效率的新技術是在漸漸普及中了。尤其是河南府、汝州這種遷入軍士家屬的地方,再加上洛陽的建設,需求量不小,產業漸漸發展了起來。
「大王,若非洛陽急著用磚,咱們村的磚房還要更多,很多人還在等磚呢。今日買五百匹,明日買八百匹,慢慢攢著,攢夠了就起屋。」有人說道。
邵樹德看了看此人,花白鬍鬚,精神很好,目光又移到他的手上,笑問道:「以前是哪個軍的?」
「義從軍的。」老兵回道:「這次義從、豐安、天柱三軍大整編,我四十多了,給踢出來了。唉,以前還是個隊正呢,那些後生可不一定打得過我。」
邵樹德大笑道:「這次來洛陽,為何想要建磚房?」
老兵一愣,問道:「大王你不會還要走吧?弟兄們都說,等洛陽的宮殿修好了,你就要在這稱帝開國了。」
邵樹德的笑容微微有些僵硬,他迴避了這個問題,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老兵見他不答,覺得是默認了,喜道:「傳聞果然沒錯,不然修這麼多宮殿做甚。殿下在洛陽稱帝後,以前帶過我的高將軍就可以封出去當河東節度使。李唐賓看著差一些,不過也可以當淮南節度使。大夥還說,現在的東都節度使太假……」
老兵被人踹了一腳,他轉頭望去,找不到是誰踢的,急得差點罵人。
邵樹德笑得合不攏嘴,讓人拿了兩匹絹賞給老兵,然後好似什麼也沒聽到,繼續在村中閒逛。
說是磚房,其實是磚木混合結構。木頭以榆木為主,柱子、橫樑都是。
挺好,比他以前在河陽見過的樹枝、黃泥糊的牆壁好多了。當然後來這種房屋也少了,變成了土坯房或木房,如果全國的房屋都能漸漸過渡到磚房就好了,但這多半不可能。
給鄉間土豪找點賺錢的路子還真不容易啊,他們最看重的估計還是土地。
家家戶戶都有宅園,種了些瓜菜,這與汴州鄉間所見大不一樣。
開封、浚儀二縣,農戶宅園內普遍種桑樹,幾乎可以說所有空地都種上了。有種得多的,甚至農田裡都種上了,令人稱奇。
河南府這邊可能多西北、草原移民,不太會種桑,也沒那麼技術,以後要多改進。
王卞在乾州就搞得不錯。十五畝宅園,多種桑果,農田裡執行三茬輪作制,產粟麥、牧草、羊毛,竟是絹、呢都有。
不過村中也有經歷過張全義時代的河南府老人,他們是會種桑養蠶,繅絲織綢的。
「杖翁家中有幾畝地?」邵樹德坐到了一家院子裡,看著宅院內的桑樹和菜畦,問道。
「托大王的福。吾兒上過幾次陣,得河南縣宅園十五畝、旱田三十畝。」老人回道。
「年收幾何?」
「回大王,年收
第五章 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