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寫完了,邵樹德哈哈一笑,道:「有感而發。」眾人這才反應過來,一時間諛詞如潮。
陳誠、蕭蘧二人面面相覷,盡皆苦笑。
聖人浪蕩得愈發厲害了,此詩要是傳回北平,皇后聽了,宮中服玩不知還有幾個能完好。
「迎聖州看著不錯。」邵樹德說道:「這才安定了年余,便是一副田園牧歌的景象了。若再給幾年時間,更是難以想像。這好日子啊,還在後頭呢。
雙遼縣的城牆是新築的,夯土為牆,不算高,也不厚,如果遇到正兒八經的步兵,肯定是守不住的。但在草原之上,其實很不錯了。
城牆沒有護城河。緊挨著城牆外圍,有幾十間土屋。屋子以樹枝為骨架,和以黃泥,頂上蓋著茅草。外牆上開有窗戶,但黑洞洞的,連個窗戶紙都沒有,也不知道晚上夫妻二人辦事的時候,會不會被別人偷看。
但條件就這樣,你還別嫌差。
能定居下來的,可比附近草原上搭帳篷,時不時搬家換草場的牧人富裕,因為他們一般是手工業者。
鐵匠的火爐熊熊燃燒著,時不時傳出叮叮噹噹的聲響。精赤著上身的匠人奮力揮舞鐵錘,打造著一件件兵器或農具。
打鐵間隙,還有木匠刨花的聲音傳出。
迎聖州附近多沙埠,偶有一些榆柳林子,被沼澤、沙洲包圍著。官府嚴格限制砍伐這些樹木,每年砍伐的木材量都是有數的,因此木價騰貴。
這個市場規模,養活不了幾個大匠。不過確實也沒幾,競爭一點都不激烈,故他們的日子還算能過得下去,大富是不可能的,小富並不難。
邵樹德還看到了織戶、裁縫、鞋匠等手藝人。
略一詢問,大部分都是從渤海過來的,還有一部分漢人。
織戶編織亞麻布,裁縫做麻衣、皮裘,鞋匠做的也多是皮靴之類。
離此稍遠的地方,甚至還有一間用驢騾拉磨的碾米作坊。碾的是黃米,也是契丹人曾經主要的糧食作物。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啊。」邵樹德說道。
一個自給自足的微型經濟體,自產少量糜子、豆子,大量肉奶,偶爾能捕點魚,打打獵,這就是半遊牧半定居的草原經濟形態。
看得出來,他們還缺乏足夠的積累。
財富是需要時間來沉澱的,而迎聖州的歷史還很短,兩年都不到,從上到下,現在也只是剛剛穩定下來罷了。「陛下,再有十年時間,皇子就藩之時,迎聖州或許會大不一樣。」趙光逢看著那些破破爛爛的附郭建築,說道。
「十年可不短啊。」邵樹德笑了笑,看著遠處田裡翠綠的麥苗,道:「或許吧,朕有耐心。
今年雙遼縣種了部分小麥,取代以往的糜子,多由中原來的漢民耕作。
麥田非常平整,春雨滋潤之下,麥苗綠意盎然。
麥田中間開挖了不少淺溝,連通著水渠。水渠不僅僅用來澆灌,同樣可用來排水。
麥田兩側是供農人行走的田埂。田埂邊緣,種滿了豌豆、黑豆、綠豆、蠶豆。遠遠望去,長勢十分喜人。
渤海人則種了些黃豆,這是他們的習慣。
黃豆收穫之後,可以做甘鼓,這是行軍征戰的必需品。豆粕也可以餵養牲畜,這同樣是軍中剛需。
農人啊,你只要讓他的生活安定下來,他就會變著法兒創造財富。而這些財富,會變成本地的積累,供養更多的人口,改善人們的生活,甚至成為征戰的資糧。
「不過,一切的基礎,還是得有個穩定的環境。」邵樹德搖了搖頭,道:「朕就是來解決這個事的,讓本地主簿、典軍來見我。
大
*****
午飯過後,雨勢漸小。
河畔營帳之內,邵樹德坐在胡床上,翻看著一應文冊,隨口問道:「去年阿保機入寇,迎聖州這邊是個什麼情形?」「回陛下,契丹入寇之後,臣得聞,便整備兵馬,得四千人,嚴陣以待。七月十九,有賊酋耶律羽之率數千騎襲來,臣痛擊之,賊人遂退。」典軍司全爽回道。
「回陛下,契丹入寇,來勢洶洶。臣提前將人丁、牛羊、財貨向南
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