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還要等。
「還等?」
「何謂功勞,實際功勞是一把雙刃劍,土蹬寨之戰成就了張齊賢公的威名,若是富公沒有出使遼國,若是文公、韓公、龐公沒有在西北擔任要職,後來也未必能成功進入兩府。」
張若水點了點頭。
「但真正讓西夏人心寒的是延州,還是慶州或是渭州?非也,乃是府麟路,張亢。然而張亢下場如何?並且當年西北戰役功勞最大的是誰?」
「張亢,狄青?」
「狄青揚名乃是南方,他雖在西北戰場上也有建樹,卻遠不及張亢了。但不是這兩人,而是呂夷簡公,慶曆戰爭爆發之前,我朝經歷過罕見的旱災,黃河決堤,國庫空虛,在這種情況下我朝匆匆忙忙地與西夏發起戰爭,用費以億兆計數,若無呂公操持,會出現什麼局面?然而戰爭結束後,呂公是什麼下場?」
不要說宋朝了,即便到了後世,也沒幾個人知道張亢這個人。至於呂夷簡,評價也很低,甚至還不如司馬光。
但實際拋除資治通鑑,只說政治,一千個司馬光也不及呂夷簡!
「呂公現在正名了,」葉默小心地說。
「呂公就是正名了,在百姓心中,仍不及韓公文公,並且他是權相,為何被大家抹黑?」
說張亢下場不好還能情有可願,呂夷簡不同啊,要家世有家世,要權利有權利,為什麼生生抹成了小人奸臣?
「為何?」
「由范仲淹帶領著;君子們抱團了。但有幾個人與我抱團?」
「這是結黨啊。」
「能說是結黨吧,我不會結黨,因此這個功勞對我來說,未必是好事,至少我不能持功驕狂。甚至主動抹掉這個功勞,大家才不會因功仇視。所以這不是契機。」王巨掃了一眼張若水道。
總的來說張若水也不是未來軍器監的好接班人,有點貪,這又是一個肥差,一貪,以後軍器監就很難保證王巨好不容易樹立起來的高效廉潔。
但上哪兒找既有才華又清廉的官員。況且這是製造器甲的機構,一般有才華的文官,讓他來還不願意來呢。
不過貪有貪的好處,正因為王巨的那個承諾,張若水才利用他在內宮中的關係。.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無彈窗,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打聽到司馬光那段對話。這件事也擔著風險的,事情發生後,呂公著等人上書,強烈要求趙頊查辦內宮,趙頊也確實在內宮大發雷霆,將好幾個太監貶到了洛陽。
而且也因為他貪功,這段時間盡心盡力地替王巨做了不少事。
也許張若水心中的想法是王巨說不定那天就離開軍器監了,但這個官吏問題不解決。隨時死灰復燃,軍器監說不定又成了一個爛攤子,所以張若水巴不得自己將這個問題解決。
然而不能解決。當真這麼多官員裁下去不會惹風波啊?
冗官問題十分嚴重,人人都知道,但那個大臣去解決過?包括王安石,在史上王安石做了一些努力,裁併州縣,延緩進士授官時間。減少恩蔭名額,但那只是控制。並不是直接裁減。
包括王巨那份很早的上書,針對冗官這一節。同樣是控制為主。
並且王安石在史上也沒有做好,在他手中,官員數量不是下降,而是增加了,於是越來越冗。
現在王巨是直接裁,並且一裁就是一百多名,近兩百名官員,好幾百名堂吏,那有那麼容易?因此王巨只能繼續等,等的不是這個功勞,而是綏州即將來到的戰爭……
但這個王巨就不用說了,以免過於賅人聽聞;
他扭過頭問葉默「那邊還有多少匠戶?」
「明公,還有六百餘匠戶。」
「由他們,不用問,看他們能忍到什麼時候。」
「喏。」
「這段時間你也辛苦了。」
「不敢,」葉默眼睛閃爍了一下,可後面的話他想了想最終沒有說出,王巨卻沒有注意,又看著手中的公文,朝廷陸續撥款過來,戰爭隨時爆發,鎧甲武器必須抓緊生產出來一批,他手中的事務也多了起來。
但不久,趙頊便派人將他召進宮。
其用意乃
第四三四章 羞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