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暗黑大宋 > 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

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

    想到了老二老三,二妹與三弟就到了京城。

    在鄭白渠,那就是一個超級大的工地。加上讓妹妹長點見識,於是王巨在成親後便讓妹妹去了杭州。

    王巨到京城了,京城乃是這世界最繁榮的場所,更不要說春節的熱鬧非凡,於是王巨寫信讓二妹三弟回來。

    二妹三弟便到了京城。

    「好大的房子,」王崇看著這個新家道。

    二妞神情倒也平靜,無他,李家陪嫁,將延州那個宅子生生改成了一個超級豪宅,論面積,這個家遠不及那個家大,論漂亮,更不及那個家。

    不過老三未看到那個新房屋,還是感到很開心的,認為這棟宅子好大。

    一家人開始張羅。

    郭氏笑咪咪地看著老二老三,摸著他們的腦袋道:「都長這麼高了。」

    「見過師娘。」王崇尊敬地說。

    王巨穿到的是來到王家寨後的王巨身上,與他的那個母親沒交接,弟弟妹妹與母親呆過一段時光,但那時兩人很小,能記得的都很少了,並且這能記得的可能還留下了深深的陰影。

    真正能享受一點母愛的,便是雲岩縣了。

    當然,張載看到兩人,同樣很開心。

    王巨讓他們坐下來,王崇問道:「張公,大哥,我在杭州聽說了以後朝廷科舉不考墨義、貼經與詩賦了?」

    王安石科舉改革主要有三條,第一條是與授官掛鉤,降低進士初授官,延緩授官,延緩注官是王安石推出來的,先節選考察。再授官,減少官員在任壽命,也等於變相地裁減官員數量。降低進士初授官實際從趙曙就開始了。

    第二條與教育掛鉤,生員自州縣學時就開始考試。逐級進入太學,逼得士子到州縣學讀書,太學又分為上中下三舍,上舍又分為上中下三等學生,上等生可以不經科舉就可以擔任官員。

    明朝的科舉考試就是從此基礎延伸出來的,童生必須通過縣試、府試與院試才能獲得生員資格,然後才是正式的科舉,鄉試、會試與殿試。


    明朝那個更規範一點。就是考試內容太那個了……八股文!

    因此王巨懷疑王安石推出這個制度一是為了推廣教育,二則是對權貴的讓步。

    因為這個學校升級制太不規範了,能製造很多貓膩,特別是太學,就在京城,讓教授們評選上舍上等生,最終誰會能獲得這個資格?

    第三條便是與考試內容掛鉤,取消了帖經墨義與詩賦,任選《詩》《書》《易》《周禮》《禮記》為本經,《論語》《孟子》為兼經。先是這個本經一道,次考兼經與大義十道,次論。次時務策三道。

    這個本經與兼經、大義與墨義差不多,但墨義僅是一句話解釋,到了王安石這裡則有所不同,大義是一段話解釋,本經與兼經則是一篇文章,文章的內容非是解釋這句話,而是考究對這句話的理解,以求「務求義理,不求盡用註疏」「勸士為經。可謂知本」。

    再不同的則是評分詮選時最側重本經,然後才是兼經與大義。而非是原來的詩賦論策帖經墨義次序。

    經義做好了,也未必能做好官。不過總的來說,這個改革開始注重實用性。

    現在科舉改革只是一個雛形,不過考試的改革已經傳了出去。

    對於原來各方面比較平衡的學子來說,都一樣。對於詩賦能力差的學子來說,包括原來的王巨,還是一個好消息。但對於詩賦能力強,論策差的學子來說,則是一條糟糕得不能再糟糕的壞消息。

    王崇現在還經讀書中,連解試都沒有參加,不過聽到這條消息後,必然會關注。

    來到京城後,立即向張載與王巨求證了。

    因為范仲淹原來科舉改革未成功,張載沉吟未答。

    王巨道:「三弟,大約是有這麼一回事。」

    「詩賦一起消失了?」

    「天知道呢,但介甫公為相這幾年,恐怕科舉不會用詩賦。」

    「若此,張公與大哥豈不是名次會更高?」

    王巨短於詩賦,張載同樣短於詩賦,如果象王安石這麼做,兩人科舉名次必然會更高,甚至王巨都可能得到狀元。

    但他們不可能會重考了。

    王巨未答,道



第四二八章 七兩銀子  
午後方晴推薦:  
隨機推薦:  網遊之九轉輪迴  紅色莫斯科  末日崛起  真實的克蘇魯跑團遊戲  特戰之王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暗黑大宋"
360搜"暗黑大宋"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