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曹稟不明白,其他人也同樣不明白,全都一臉疑惑的望著吳良。
「安民兄稍安勿躁。」
吳良則只是淡然一笑,一邊繼續施為,一邊對那幾個兵士說道,「我只做一遍,注意看清楚,一會這種事便由你們來做。」
這次吳良將一條繩索穿過洛陽鏟剷頭上預留的小孔,綁了好幾個結實的死結之後,才將洛陽鏟順著之前挖出來的小洞垂直插入。
接著從旁邊搬來一塊石頭,在鏟柄上重重砸了幾下,使其再次下沉了30公分左右。
而後又拉住繩索向上一提,又將u型剷頭從土中提出來旋轉了90度,再砸再提,再砸再提,如此轉了一周之後,這次提出來時剷頭內便又帶起了一管土。
就這麼一小會的功夫,那個小洞已經深入了將近60公分。
「看清楚了麼?」
吳良回頭看向幾名兵士。
「看清楚了。」
兵士們茫然點頭。
「那就過來幹活吧。」
吳良拍了拍手,果斷將洛陽鏟交到他們手中。
這操作本就不太繁瑣,幾名兵士依葫蘆畫瓢,學的還挺像那麼回事,一小會便已經完全掌握了使用洛陽鏟的技巧,相互配合效率自然也快了許多。
幾次下來,連接在洛陽鏟後面的木柄便已經不夠長了。
不過吳良早就準備了更多的木柄,又教他們如何將木柄連接起來,繼續向下挖掘。
然而看幾名兵士幹得不亦樂乎,曹稟心中卻是越發不解,終於又忍不住問道:「賢弟,此舉究竟何意啊?」
「安民兄,你看他們如今挖了多深?」
吳良笑著問道。
曹稟瞄了一眼洛陽鏟後面的木柄,說道:「差不多一丈有餘了吧。」
「尋常挖一個一丈深的坑洞需要多久?」
吳良又問。
「十人一同施為的話,差不多需要大半天吧。」
曹稟沉吟說道。
「那我這個坑呢?」
吳良再問。
「大概近一刻了……」
曹稟已經明白吳良想要表達的意思,不過心中仍有其他的疑惑,接著說道,「可是這坑又窄有小,我們非但不能進入,亦無法看到洞底的情況,挖了又有何用?」
「安民兄多慮了,旁人或許無法看到,但弟卻能看到。」
吳良笑呵呵的道。
後世的人應該都清楚,洛陽鏟打洞可不是為了讓人趴在洞上查看的,真正判斷地下到底有沒有古墓的關鍵,其實就是那一管一管帶上來的土。
如何分辨土質,從而判斷地下是否存在古墓也是一門考古專業必修的學問。
首先,土主要分為死土與活土兩大類。
死土是以前未經人類活動的古老地表層,如沉積土、沖積土、黏土、沙土層,土層厚薄不等,顏色不一。
活土指的則是經人類活動、包含遺蹟遺物的土壤,人類活動形成的有耕土、夯土、路土、燒土、灰土、花土、淤土、撲騰土。
尋找墓穴,主要探的就是夯土層與大花土,還有用來填塞墓壁的「青膏泥」「白膏泥」等古墓特有的土層。
除此之外,不同時期的古墓,夯土層與大花土也各有不同。
像春秋、戰國早期的古墓,常會使用紅色網紋土回填,而後逐層進行夯築,並且一般情況下,春秋墓的夯土層顏色要略淺一些,而戰國古墓則略深一些。
戰國晚期的古墓,則開始用紅色網紋土與黃土混合拌制回填,並分層夯緊。
西漢早、中期墓,常用純粹的黃土回填,這種黃土粘性好,之前的做黃泥生意的土夫子,正找這種泥挖,一挖就能挖出了古墓。
到了西漢晚期墓,添墓時又回從外地運來一種黃沙泥做填土。
東漢的墓,填土情況與西漢墓相似,但已經不用黃沙泥做填土,不過夯土不如西漢墓緊密、有點松,俗稱為「泡築板」。
至於再後面的墓,現在的吳良肯定是沒有機會盜了,不提也罷。
總之,
第六十七章 分金定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