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終究是個孩子(2/3)
晚上還有一更!
++++++++++++++++++++++++++++++++++
自大禹造九鼎,設九州。
國人一直以為,身處世界中心,而九州之外,皆蠻荒之地。
「元直方言『德』,可知六百年前,遠在萬里之外的歐羅巴古國希臘國,就有人說過,美德分為兩種,智慧的美德和行為的美德。前者從學習中來,後者從實踐中得。那個人叫亞里士多德,是古希臘三聖者之一。他還說過,真正的美德不可以沒有實用的智慧,而實用的智慧,也不可以沒有美德……元直你今方十五,正是求學年紀。可你卻不知上進,整日裡與人爭論,誇誇其談,賣弄你的小聰明。殊不知,學海無涯,你今日的賣弄,正是將來的平庸。
在座之人,皆高士也。
你且問問他們,十五歲時,在做什麼?
你天資著實聰慧,能舉一反三。可若不求學,只知賣弄口舌,又能堅持多久?以我看來,元直不堪言『德』一字。蓋因元直不懂何為『德』,所以也不足以與高士論『德』之高深。」
「方元直言『天』,何為天?
有廣義之『天』,有狹義之『天』。今不言廣義,蓋因天道遠,人道彌,不知人道,何以論天道。我們就說說,這狹義的『天』。依舊是一個蠻夷之地,在六百年前將天地四時的變化,分解為若干周期運動……亞里士多德,將天體以地星為中心,做圓周上的勻速圓周運動。同時又有一派學說,認為地星每天在自己的軸上自轉,以太陽為中心,沿圓周運動……我想請教元直,可知何為圓周?又以為那一種學說為準?天人感應,那麼究竟什麼才是『天』呢?」
「元直自言博覽群書。
我且再問,可讀過一部名為《歷史》的文章?
六百年前,在蠻夷之地,有小亞細亞海濱,一名為希羅多德的人在那裡出生。此人從三十歲起,開始了長期的漫遊,祖籍遍及兩河流域,南至埃及,西至西西里島,北臨黑海……
歷經多年考察,希羅多德著《歷史》一書,言及歐羅巴大陸,乃至波斯,埃及等地。
你可知當地風俗?」
「……修昔底德認為,歷史的內容,就是剛剛發生過的事件,你對此可有看法?
他所著《伯羅奔尼撒戰爭史》,不曉得元直可曾看過。那本書里,描述了歐羅巴大陸一場極為重要的戰爭。
古人言,著史當微言大義,秉筆春秋。
而修昔底德認為,要準確認識有關遙遠的過去,甚至我們這個時代以前的歷史,都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在時間上,距離我們太過於遙遠。所以,他劃分了考古和歷史的範疇。那麼你認為,他說的可正確?縱觀孔夫子以來,著史者,可曾真的做到了秉筆春秋,公平二字?」
「好吧,你說這些是蠻夷之學,那我們就來說一說聖人之事。
孔聖人曾有門徒三千,言有教無類。其門下弟子,有匠人,有農夫,有商人,有官宦……而我卻聽說,你言『人生而有貴賤之分』,那麼我倒是想請教,究竟是夫子所言正確,亦或者你周不疑比聖人更加厲害?」
曹朋深知,不能讓周不疑搶了先機。
這孩子伶牙俐齒,一旦被他搶奪了先機,占居了主動,自己可就處於被動之中。
周不疑擅長偷梁換柱,而曹朋則要把這個節奏控制住。
他不需要去和周不疑爭論,只需要不斷的發問,攪亂周不疑的思緒,使節奏始終都可以控制在他的手裡。若是談論經典文章,曹朋真不認為,自己能勝得過周不疑。這孩子從小受這方面的薰陶,遠不是曹朋這種半路出家的人可以相提並論。當然了,重生十年,曹朋對這個時代的文章典籍,大都也有所了解。同時,他可以感受到,在東漢末年時,儒學容納百川的包容性。
甚至在唐宋時期,儒學都不是一家之言,而是百家爭鳴。
一直到元朝,蒙古人並不懂得儒學的真意,於是將儒學定位為儒教,徹底摧毀了儒學流傳千餘年的傳統。至明時,儒學的包容性已不復存在。理學開始興起,變成了一種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