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判的第三個問題,就是克什米爾。
其實,相對來說,這個問題反到不是問題。
雖然在最初的時候,印度軍事政府堅持要巴基斯坦軍隊撤回到衝突爆發之前的位置,也就是放棄占領的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但是誰都知道,巴基斯坦當局絕對不會答應,而且印度軍事政府也不可能堅持這個原則。
別忘了,如果印度軍事政府堅持這個原則,雙方就沒有必要進行停戰談判。
印度軍事政府堅持讓巴基斯坦軍隊撤出印控克什米爾地區,一是為了面子,二是想撈到一些好處。
在此期間,印度邊防軍還多次騷擾巴基斯坦軍隊。
當然,結果都是一邊倒的。
經過一個多月的部署,巴基斯坦軍隊已經完成了防線的構築工作,而且在克什米爾地區部署了大量作戰部隊。
當時,巴基斯坦只是在該地區就部署了數百門重炮。
所幸,巴基斯坦當局一直非常克制,只是對印軍的挑釁行為進行了反擊,並沒有擴大衝突規模。
當然,巴基斯坦當局也一再警告印度軍事政府,如果任由邊境摩擦發展下去,那麼停戰談判就會破裂。
關鍵是,印度軍事政府到底想得到什麼好處?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印度軍事政府無非就是想在克什米爾南部地區,也就是查謨附近占領幾塊土地,以此宣稱仍然控制著克什米爾的一部分地區,並沒有在克什米爾戰敗,至少沒有徹底戰敗。
只是,可能嗎?
印度軍隊要是真能在戰場上占到便宜,還會坐下來跟巴基斯坦談判?
再說了,如果巴基斯坦當局沒有足夠大的把握,會占領整個克什米爾地區,而且堅決不跟印度軍事政府談判此事?
可以說,此事根本就沒得談,也不用談。
只是,因為印度軍事政府不肯妥協,所以第三階段的談判拖了足足一個多月,期間多次出現破裂的危險。
根據不完全統計,在這一個多月裡面,有近3000名印軍官兵在衝突中傷亡。
巴基斯坦也有一些損失,不過不算嚴重。
當然,對印度軍事當局來說,發生在克什米爾邊境地區的衝突對其在國內的統治,或者說印度的國內局勢產生了極為嚴重,甚至可以說是災難性的影響,而這些影響也反過來證明了印度國內的現狀。
什麼現狀?
厭戰情緒。
其實,說得更直接一點,是民眾對軍事政府的高度不滿。
要知道,軍事政府能夠得到民眾,特別是西北地區民眾的支持,在很大的程度上,就是願意坐下來跟巴基斯坦談判,通過談判來化解紛爭,從而結束這場已經影響到所有印度人的戰爭。
現在,軍事政府不肯談了,那是什麼意思?
難道說,為了根本就不可能收回來的克什米爾地區,繼續跟巴基斯坦打下去?
說白了,印度民眾現在需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
更何況,就算繼續打下去,印度也無法奪回失去的克什米爾地區。
因為印度軍事政府一意孤行,要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跟巴基斯坦當局糾纏,所以在這一個多月內,印度各地都爆發了騷亂,特別是在西北地區,很多城市出現了動盪,連軍隊裡面都出了問題。
為啥?
連印軍官兵都不想打了!
結果顯而易見。
在國內局勢的逼迫下,印度軍事政府只能在談判中妥協。
到開戰的第157日,印度軍事政府最終答應了由安理會提出的折中方案,即暫時不談克什米爾的主權,在簽署了停戰協議之後,再由安理會組織,由印度與巴基斯坦就此展開全面談判。
簡單的說,就是先把停戰問題落實。
當然,肯定得維持現狀。
隨後,印度軍事政府與巴基斯坦當局達成了一份基礎協議,即在克什米爾方向上,雙方的邊防軍各後撤5千米,設立一條寬度為10千米的隔離區,以此降低雙方軍隊在日常巡邏中發生衝突的概率。
為了落實這份協議,雙方均答應由聯合國派遣觀察團監督執行。
至於建設隔離區的費用,又雙
第645章 停戰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