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廣告1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急診常見的急危重症之一,成年人每年發病率為100/10萬~180/10萬,病死率為2%-15%。看書否 m.kanshufou.com規範急診診治流程對改善預後意義重大。近5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診療出現許多進展,因此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組織急診科、消化科、介入科、外科等多學科專家,在2015版共識的基礎上,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治流程專家共識進行2020版更新。
一、方法
2015版專家共識主要立足於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評估、循環穩定、藥物選擇及止血治療等幾個方面。在2015版基礎上此次更新重點對診治流程進行重新優化。同時專家組成員對共識內容在風險分層,動態評估,治療策略,內鏡干預時機和特殊人群用藥管理等方面進行廣泛討論和修改,從而最終達成共識陳述。本次更新參考國內外最新的循證指南及文獻資料,並結合我國急診臨床實際,使用改良delphi法達成共識陳述。每一條陳述內容需要獲得至少80%全體專家的贊成。此次更新注重循證醫學,經全體專家會議討論後,證據等級被分為3級
二、共識內容
2.1急診診治流程
此版共識仍秉承急診理念,按照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診診治流程進行構建,力求滿足臨床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供急診醫師參考,見圖1。
2.2緊急評估、診斷與分層救治
2.2.1緊急評估
意識評估:首先判斷意識,意識障礙既提示嚴重失血,也是誤吸的高危因素。
氣道評估:評估氣道通暢性及梗阻的風險。
呼吸評估:評估呼吸頻率、節律、用力及血氧飽和度。
循環評估:監測心率、血壓、尿量及末梢灌注情況。條件允許時行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
2.2.2.診斷
典型嘔血、黑便或便血表現的患者,容易診斷。胃液、嘔吐物或大便潛血陽性提示可能為出血患者。而對以頭暈、乏力、暈厥等不典型症狀就診的患者,特別是生命體徵不穩定、面色蒼白及無法解釋的急性血紅蛋白降低的患者,應警惕上消化道出血的可能性。存在活動性出血、循環衰竭、呼吸衰竭、意識障礙、誤吸、或gbs>1中任意一項應考慮為危險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嚴重貧血貌、持續性嘔血或便血、暈厥、血壓過低或hb水平過低均提示嚴重失血。當嘔血、黑便量與貧血程度不相符時,應警惕隱匿的上消化道大出血。嘔鮮血與咖啡色液,均提示病情危重。
陳述1:首先應評估患者意識,氣道、呼吸和循環。在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進行初步診斷與鑑別後,結合gbs評分判斷病情危險程度。
2.2.3分層救治
綜合臨床表現可將患者危險程度分為5層,分別為極高危、高危、中危、低危和極低危,根據危險程度分級入相應區域診治。危險性出血應在急診診治。意識喪失、大動脈搏動不能觸及的患者應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
有暈厥、持續的嘔血/便血、四肢末梢濕冷、心率>100次/min、收縮壓<90mmhg或基礎收縮壓降低>30mmhg、血紅蛋白<70g/l表現的患者,應立即收入急診搶救室開始復甦治療。生命體徵平穩的患者可在急診普通診療區進行治療。gbs≤1提示極低風險出血,這類患者中僅有1.2%需要輸血或進行急診干預,可在門診進一步診治。
陳述2:根據危險程度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進行分層救治,危險性出血應在急診診治。
3.3緊急處置
常規措施,即吸氧、監護和建立靜脈通路。持續監測心電圖、血壓、血氧飽和度。有意識障礙或休克的患者,可留置尿管記錄尿量。嚴重出血患者應開放至少兩條靜脈通路,必要時中心靜脈置管。對意識障礙、呼吸或循環衰竭的患者,應注意氣道保護,預防誤吸。必要時給予氧療或人工通氣支持,並開始復甦治療。
復甦治療主要包括容量復甦、輸血及血管活性藥物應用。高危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
508.毫無共同點的散發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