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桐城郡王宗正臣趙建、太師龍圖閣大學士參知政事臣鄭居中、中大夫集英殿學士知樞密事臣虞琪等一百二十人,上奏:
臣等頓首。大筆趣 m.dabiqu.com
聞天生蒸人,樹之以君,所以對越天地,司牧黎元。聖帝明王鑑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饗,故屈其身以奉之;知黎元不可以無主,故不得已而臨之。
今上皇沉珂昏睡不醒,中樞失首,朝政無序,故有蔡京亂政、景王擅權之禍。
幸得殿下英明神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撲滅叛亂,重定綱紀倫常,官民兵將皆安。
然中樞安靖,地方禍亂又起,方亳亂於江南,攻城破縣,勢大難治;田虎敗壞河東,燒殺搶掠,罄竹難書;王慶潛逃京西,尚在剿捕;余深勾結土官,廣西大壞。
且西夏蠢蠢欲動,欲趁中樞空虛來犯;遼國欲還幽雲,概因中樞無主而停;金國磨刀霍霍,欲傾全國之力而攻伐遼國。
形式瞬息萬變,主位豈可空懸?
臣等會議,皆言上皇沉珂難治,已於國事無益,當尊養退位……
伏惟殿下,玄德通於神明,聖姿合於兩儀,應命代之期,紹千載之運。夫符瑞之表,天人有徵,中興之兆,圖讖垂典……
……則率土宅心;義風既暢,則遐方企踵。天祚大偽,必將有主,主國器者,非殿下而誰?
以邇無異言,遠無異望,謳歌者無不吟詠徽猷,獄訟者無不思於聖德,天地之際既交,華裔之情允洽。一角之獸,連理之木,以為休徵者,蓋有百數;冠帶之倫,要荒之眾,不謀而同辭者,動以萬計。
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以上尊號。
願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狹巢由抗矯之節,以社稷為務,不以私孝為先,以黔首為憂,不以克讓為事……
……今仰瞻天象,俯察民心,陛下並日月,無幽不燭,深謀遠慮,出自胸懷……苟利社稷,專之可也……
謹上。」
見趙桓看完了勸進表,趙建再拜道:「國之無主,實乃不詳,望陛下以社稷計,早登大寶!」
趙桓合上勸進表,道:「寡人年幼,德行不足,且父皇未嘗不可痊癒,如何敢替父而代之?」
說完,趙桓一擺手,走了。
「恭送殿下。」諸多大臣躬身目送。
雖然趙桓拒絕登基,他們也不著急。
三勸三辭,此乃逼格之所在,豈能輕易破壞?
建康府,江寧城。
知府盧襄身穿白服,捧著官印戶籍,領著大小官員並闔城五千餘守軍,緩緩出了城門。
門外一箭之地,方亳臉上的喜意毫不掩飾。
至孫權在此建都,江寧城便為南方建國之首都,其政治地位不必多說。
且發展至今,江寧一城有戶三十萬,人口七十萬,實乃一等一的大城。
和平拿下江寧,方亳當然喜不自勝。
「教首。」立於方亳身後的沈壽道:「如今建康已下,為鼓舞士氣,安定人心,當進聖王位,建國祚,定年號,以與趙氏分庭抗禮。」
方亳聞言,皺眉道:「江南之地不過一隅,且潤州、秀州未下,此時稱王,是否言之過早?」
「教首,趙氏五萬大軍已經南下,證明其並未輕忽我等,遲早登基建國,並無二致。」婁敏中勸道。
眼看盧襄就要來了,方亳道:「既如此,待進城後修繕宮殿,製造車輿旗號袍服,擇日登基。」
頓了頓,方亳補充道:「讓高玉轉向秀州,支援王寅,讓石寶轉向潤州,支援呂師囊。
告訴他們,一個月後登基,我希望他們不要缺席。」
「教首安心,合呂師囊、石寶二人之力,必能拿下潤州,控制大江。」婁敏中回道。
方亳雖然頗有才能,卻終究草莽出身,是不在意那三請三辭的套路的。
此時拿下江寧,割據之勢已成,也到了建國稱王的時候了。
所以,他便把事情定了下來。
沁縣內,田虎照著鏡子,左顧右盼,笑的合不攏嘴。
旁邊,鄔妃贊道:「大王穿上這龍袍,愈發帥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