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方氏心中雖然有了計較,可想到碧奴對姚姬的牴觸,又覺十分犯難上回不過是打聽姚姬喜惡,那婢子便如此諱莫如深,這回若是直接請教,需知郡王妃可是太夫人小妹,雖非一母同胞,卻也沒有胳膊肘外拐反去助姚姬的道理,碧奴為柳府僕婢,這事可有些犯忌,憑那婢子之奸滑,當然避之不及,要想達成目的,還需得有些掩示才好。
方氏盤算一番,到底有了說辭。
於是這日,碧奴便聽見如下說法
「我有一個姨妹,得了機緣,被一富貴門第納為良妾,因生得貌美,又為夫主添了男丁,極受寵愛,只不過主母厲害,又是出身大族,待姨妹格外苛嚴,姨妹一來擔心色衰愛馳,再也擔憂夫主若有萬一,將來母子再無依傍,來尋我討主意,可我哪裡懂得這些?只說依我氣性,仗著如今得寵,乾脆想法除了那主母,說不定還有扶正機緣。」
碧奴心頭雪亮,事實上方氏早晚會有這番舉動是被十一娘料定,故而上回方氏打聽姚姬,碧奴才堅稱「沒有下回」,用意就是造成方氏這回有所隱瞞,她既出謀劃策了,又沒有直接干涉參與郡王府的內務,今後無論鬧出多大風浪,方氏也不會疑她有心唆使。
但碧奴當然不會教唆方氏行為那等蠢事,連連擺手:「可使不得,娘子試想,貴族但凡還有理智,又哪會以妾為妻?就算沒了這個主母,照樣會娶其餘門第相當者,要是萬一行事不密被人察出痕跡,娘子姨妹可就難保性命。」
方氏倒也沒有真的打算挑唆姚姬「殘害」郡王妃,郡王妃可是太后胞妹,要有個好歹,那可是滅門之禍,她這麼說,只不過為了打消碧奴疑心而已,於是長嘆:「到底姑娘身處顯望,比我想得更加深遠,只我姨妹處境實在可憐,姑娘若有法子助她改善些微,我勢必會重謝姑娘點撥之恩。」
碧奴沉吟一陣,問道:「那主母可有嫡子?」
當然有,並且還是九五之尊,但這話方氏自然說不出口,只道:「那主母說來也是續弦,並無一兒半女,嫡子是元配所生,如今已經娶妻。」
「可還有其餘庶子?」
「有是有,但都不如姨妹所生得寵。」
「可是因為小郎君資質不凡,故家主才更看重?」
「孩子還不到兩歲,哪看得出來資質。」
碧奴嘆了一聲:「這樣說來,確為子憑母貴了,但正因如此,才難保長久,令妹擔憂大有道理,之於貴族而言,論是如何寵愛姬妾,可因為姬妾與正妻出身相差懸殊,甚少有寵妾滅妻之行,如今令妹這樣得寵,處境尚還艱難,將來色衰愛馳,只怕更難立足。」
「難道就沒有辦法改善?」
「倒也不是沒有……未知那主母與嫡子之間如何?」
「不大好,那主母自己無子,又因氣性使然,故對嫡子也甚忌恨。」
「在貴族之家,嫡長子地位可非同一般,那嫡子既然已經娶妻,家務諸多便會漸漸轉交長媳手中,說到底,眼下令妹得寵,倚靠便是家主,可是及到將來……終有一日家業會被嫡子繼承,到那時,嫡子嫡媳若能倚靠,總有安身之處,隻眼下還必須委屈求全,為人姬妾,這也是無可奈何。」
碧奴微微一笑:「再者主母與嫡子關係緊張,若令妹能居中斡旋,在家主眼中看來豈不比主母更加賢惠?多少也會偏護幾分,對境遇有所改善……再說嫡子若念庶母情份,只消多加提攜一些庶弟,對庶子將來前程更加是有利無害。」
方氏得了點撥,頓時有如醍醐灌頂可不是這道理?郡王只有兩個嫡子,一個是九五之尊,過繼給了德宗,今後君臣有別,總不會將郡王府也上交天子掌管,郡王府將來必定是世子作主,尋常聽姚姬閒話,仿佛郡王待世子賀淘甚是惜重,否則憑韋郡王妃的狠厲,又哪會至今保全?天子是郡王妃親生,怎麼也巴結不上,莫如在這時就好生親近世子,只求將來有個倚靠,不至於無處安身。
想來想去都是有利無害的事,方氏毫不猶豫便向姚姬獻策,當然提也沒有提起計出碧奴,「功勞」完全落在了她一人身上。
又說賀淘,這世子之位一直拖延到了賀洱登基才終於落定,婚事也是最近才被小韋氏這嫡母經過三挑四揀,世子夫人當然不可能是顯望閨秀,不過小姓嫡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