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緗既然被太后說服,心甘情願地接受了出宮嫁人的命運,如釋重負的符氏當然立即建議將女兒接回私家預備六禮告成,這一日聽說韋緗將要正式辭宮,還懷著一絲饒幸的十一娘當然要來送行,順便試探一番韋緗的心思,想看看還有沒有轉圜的餘地。
結果當然讓十一娘大失所望。
「我也不捨得就這麼辭宮,只十一妹當日也在,親耳聽聞了太后之言,既然邵郎已經答應了請媒求娶,我自然再不便久留內廷。」說起婚事,韋緗倒也沒有扭捏作態,她年歲早已到了婚齡,雖說從前並沒考慮過婚事,但既然心存大志,自然也沒有多少羞澀閨閣的作態,更何況當初為了暗察薛家隱情,就光明正大地謊稱自己對陸離暗懷傾慕,那時都沒有扭捏,這一回儼然是父母之命無違禮法,就更不會有任何羞澀了。
十一娘也只好看著韋緗微笑:「想不到邵九郎真能打動緗姐姐芳心。」
「不瞞十一妹,早年聽說長安五子力矬東瀛學者,我雖沒有那幸運在場目睹,也知道邵九郎當時擔當重責,不僅諳熟音律,詩才更是不俗,後來他進士及第,雖然不比三甲風頭,吃虧也在策論而已,我阿娘那時就甚看好邵郎,眼下邵郎更得太后賞識,可見才華果然不凡,既然遲早也避不開婚嫁,與其屈從表面光鮮之紈絝庸碌,能得才俊賢士為良配,當然更加幸運。」
韋緗是一點不為低嫁惱恨,表現得格外喜悅滿足,但她這些話,十一娘當然是一句也不會相信符氏固然是慈母,一心只為女兒平安喜樂考慮,看好邵廣也許符合情理,但韋緗一貫自信不同於萬千閨閣,視文皇后與韋太后的成就為人生理想,又哪裡會被邵廣文才折服,早許芳心?若然如此,當年也就答應這樁姻緣了,又何至於拒嫁,反而讓太后心存不滿就此「失寵」,也不知太后這回怎麼欺哄得她心甘情願,但一定有監視盯防的示意,什麼賞識幸運,韋緗頂多就是對邵廣還不至於嫌惡罷了。
只不過既然韋緗表現出如此心悅誠服,十一娘當然也沒辦法再暗下挑唆,導致胸有成竹的韋緗主動毀婚,於是大感沮喪焦灼,不由又扳著指頭數日子,熱切期盼著十四郎趕快與袁家議定婚期,她便有了藉口出宮。
接下來的這半月,對十一娘而言簡直好比渡日如年。
終於盼到了瑩陽真人入宮。
已經是臨近中秋了,篷萊殿中菊色燦爛,但這一年卻仍然沒有宴慶,只因仁宗帝三年喪期未過,太后這個母親雖然喜歡熱鬧,總不能完全不顧「喪子之痛」,反倒是民間,只是禁了一年宴樂,可不受喪期限制,但韋太夫人為了迷惑太后,自然不會提出接返十一娘回家拜月,大周的中秋相比元宵、上巳等節日還不如後世一般盛大,也沒有講究這日必須闔家團圓,無非賞月、玩月慶賀秋收而已,百官在這一日雖然得獲休假,但有如十一娘一類「近臣」,便不一定會被「放行」。
瑩陽真人入宮自然也不是藉口中秋。
「十四郎親迎禮定於八月十八,雖說不由上清觀操持,我也懶得干涉,總歸是我撫養長大之後輩,既然是喜事,也不能全無表示。」瑩陽真人的態度似乎不冷不熱,並沒有多少喜悅之情。
太后當然知道原因。
事實上毛相夫人好些回入宮謁見,已經表達了許多不滿:「賀拾遺雖然是真人撫養長大,卻並沒有正式過繼,赫連夫人既為十四郎生母,姻緣一事自然可以作主,哪知真人因為十四郎奉父母之命,心裡便生了芥蒂,袁家數回拜訪,欲與真人商議十四郎婚事,真人卻閉門拒客,顯然不滿這樁姻緣。」
瑩陽倒不是嫌惡袁小娘子,她之所以不喜,只因媒人魏氏居心不良完全不為十四郎幸福考慮,無奈十四郎堅持,瑩陽也做不出「棒打鴛鴦」的事,只不過對這門姻緣當然不那麼熱忱,再兼賀湛答應這門婚事就是為了防範袁氏「打入」上清觀,自然對瑩陽不願操持六禮喜聞樂見,當然不會強求在上清觀成婚。
只不過瑩陽一貫面冷心熱,見事情已經無法挽回,私心裡當然不會希望賀湛將來與袁氏當真相敬如冰,她雖然不見袁家人,也是曉得有魏氏操持不至於簡慢禮慶,大無必要插手多事,再說袁家與她這個族姑商量婚儀也不大合適,反而會讓赫連氏惱恨,瑩陽才是一心為賀湛考慮十四郎既然願意與家人前嫌盡棄,也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