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娘直接將鄭敏夫婦迎往了玉管居。
要說來,這多少有些不合禮矩,鄭敏雖為堂姐夫,十一娘出面待客是理所當然,但依這一層說遠非遠說近不近的親戚關係,為免瓜田李下之嫌,還是不該在起居之所招待,即便是大周風俗開化,不至於引來千夫所指,但若是傳揚開去,多少也會引得嫌言碎語滋生,恐怕還會成為長舌之人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緋聞睱想,大不利於晉王殿下的「夫綱」。
只是十一娘考慮著,與鄭敏這一場談話並非幾句寒喧客套,要是在外院偏廳待客,因著這回隨行的人手有限,外廚房還並沒有設置妥當,準備茶飲果點都不是那麼方便,難免會怠慢遠道而來的親友,橫豎現下里外僕婢都是訓練有素的心腹,絕對不會將府中事務傳揚開來,賀燁這個夫主更不是斤斤計較之輩,她上頭也沒有公婆長輩睜大眼睛挑剔禮規,便不再拘泥那些規矩之說。
其實有茵如在場,足以避嫌,又不是十一娘在起居之處私見姐夫密談,哪裡至於會發生引人睱想的桃色風流事件。
因著鄭敏迎娶茵如時,十一娘正好在宮中,這回倒還是第一回見這位堂姐夫,故而細細打量一番。
鄭敏原就比茵如年長十歲,這時已過而立之年,大約是因早年家境艱苦,故而體格有些清瘦,卻有一張端方周正的國字臉,眉宇之間自帶一股堅毅,言行磊落,單論氣度,似乎與邵博容有些相似,然而卻比邵九郎更加沉穩幾分,顯然不是尖銳衝動的熱血士子,但也不顯得圓滑世故,就更不說奴顏媚骨了。
十一娘倒是暗暗稱讚,心說世父柳信宜果然眼光獨到,雖然與喬氏和離後,一直沒有再娶,身邊沒有妻子操持內務,但柳信宜為幾個子女挑選的婚配人家,盡都沒有出錯。
相比鄭敏的落落大方,茵如反而顯得有些拘束不安,似乎憂心忡忡的模樣,可十一娘這時卻沒有空睱關心這位堂姐的心情。
她雖然早與茵如前嫌盡棄,可姐妹之間卻從來說不上親密,事實上十一娘心裡,也沒有真將茵如看作堂姐。
原本在閨閣時就未曾交心,如今又都已嫁作人婦,雖是久別重逢,但忽然之間,又怎麼可能親密無間?別說十一娘沒有空睱與茵如談及閨房中事,就算她將正事擱置不管,兩人無論說什麼都顯得有幾分交淺言深。
又說茵如,從內宅屏門處坐著肩與一路往裡,原本因為心中憂慮,一直無心四顧周遭景致,直到玉管居外下了肩與,才暫時收回了游離的思緒,打量起這處居院來。
白牆朱門裡,並不是開闊院落,一眼望到盡頭,也沒瞧見廳堂房舍,而是方方正正一面荷池,這一面清池雖然占地不少,卻並非遍植荷蓮,荷蓮只集中在池中建架的廊橋兩旁,這個季節,當然也不見綠裙輕舞,芙蓉出水,廊橋兩側,只有孤莖傍立,顯得這闊大一面池水冷冷清清。
可行走在廊橋上,略將目光放遠,便能看見水色瀾漾里,柳影娉婷,傍水而立的金絲柳,縱然是在未見晴照的陰沉天氣,亦能兀自燦爛,柳下蘭舟輕系,更添幾分野趣。
走過廊橋,還是青石鋪出的甬路,直通向一扇月亮門,待過了這道門,景色又是一變。
青石道旁,是翠竹翊爽,想來才是這處得名的由來,而植竹又有疏密,間有彎彎曲曲的卵石小徑可以通行,隨意一望,便能看見竹林里修建的幾處亭台,想來盛夏之季,人坐亭中,享受著清風送爽,吟聽那風葉聲聲,又怎會有炎郁之苦?
但茵如放眼一望,見甬路盡頭,似乎只有一排廊房,心中暗暗詫異,這裡怎麼更像一處花苑而非起居所在?
她早前聽十一娘致歉,說是剛遷新居,各處人事還未安排妥當,只將起居之處先收拾了出來,故而為了方便之故,只好請客人往內宅居院坐談,但十一娘身為晉王妃,居處必定設有廳堂,不大可能只有花園廊房吧。
才正疑慮呢,便見十一娘向右一轉。
面前又是一排白牆,屏門上刷著青漆,過了這一道門,茵如方才看見規規整整的院落。
不似那些高門大族,主母所居正院的廳堂皆為坐北朝南,晉王妃的居院裡,正廳卻是面西設立,座落在高出兩層的台基上,而南北兩側依然是有遊廊相連,廳堂前的院子甚是敞闊,只
第663章 玉管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