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筆♂下÷文☆學 .】,精彩無彈窗免費閱讀!
除正堂以外,東西二側偏廳的賓客當然也都拿到了書帖,當然,他們可沒法聽清王妃在正堂那一席話,不過各有陸離、尹紳二人「主持」,與王妃的說辭並沒有區別。
有人便道:「薛少尹,咱們可不關心雲州稅制,未知太原將行稅制,可也有了條例?」
「細節仍在推敲,至遲七月,便會公布實施。」陸離答了一句,為防眾人糾纏於太原稅法,立即說道:「雖說朝廷已有政令,鼓勵各州農戶遷居雲州,不過仍然劃撥出一定區域,可由太原諸豪貴記名懇荒,先期不取置田錢款,土地歸屬記名者,由官府造冊為憑,不過依據占田多寡,需得提供不同數量人力支援雲州工建,並提供農具藉助雲州府等等,具體標準,帖上均已書明。」
大周建立之初,為鼓勵懇荒,規定荒地可無償屬於開懇者所有,所以重建雲州,不可能將荒地出售諸豪貴,也只有「無償認購」的方式,才能讓眾人動心。
而關於援助人力、農具等事宜,當然也會造成豪貴的「損失」,不過眼看著三年內減賦的條件,眾人掐指一算收益,些微「損失」均能略過不提。
「不過雲州既也實行新稅,那麼咱們在雲州之佃農、僱農,以及獲益,是否也會算入戶等評定依據?」有細心者提問。
陸離頷首:「當然會算為戶等依據。」
這下子興奮的眾人便冷靜了下來,甚至有吝嗇之人發表不滿:「據云州稅法,需按戶等納錢,咱們雖為太原籍貫,但太原不久也將實行新政,財富越多,納錢就越多,這豈非得不償失?」
陸離搖頭笑道:「便依雲州稅法,田產九十石,交稅一石,上等戶,納錢也不過收入十五分一,敢問諸位,將田地租予佃農,收稅幾何?」
關於佃農的收益,並沒有法定標準,全靠主家是否寬仁,具體舉例,好比陸離,與佃農約定收稅一成,以百石為例,僅收十石為租,那麼佃農當然得保豐衣足食,可這已經是官稅的十倍了!
再以晉陽丁為例,百石糧,他們便收五十石為租,眼下畝產大約便是石余,要想年收百石,至少耕種八十畝地,這也幾乎是一個壯勞力的極限,一年勞碌,只獲五十石糧,若上無年邁父母,下無幼子待哺,只顧自己食耗,去除八石,餘四十二石,販於商賈,獲利約為兩千五百錢!
如果只是小兩口,並保證不患疾病,那麼這收益大約也不至於受冷挨餓,花500錢買一頭豬,還能偶爾改善一下伙食。
所以在晉陽丁一類人的眼裡,佃農的生活已經很好了。
可豪貴們過的是什麼生活呢?
一個貴婦,僅是脂粉香熏消耗,不算太豪侈,一般年耗三十貫,便是三萬錢,等於一個佃農六十二年的口糧。
豪侈一些,比如晉陽長公主,據聞一年百萬脂粉錢!!!
不過薛少尹非常清楚,這時跟豪貴們理論貧富懸殊可謂對牛彈琴,因此提了一句便打住,淡淡說道:「申認雲州荒地一事,並非強求諸位,倘若有意者,今日之後,可向府衙書面申報。」
佃農勞碌一年,收入僅為兩千餘錢,但卻並不代表著諸豪貴置百畝田地,收入也不過爾爾,佃農一般沒有更好選擇,只能將糧粟販售商賈,價格便會受到極大限制,各豪貴當然不會如此,有的囤積等到荒年販售牟取暴利,有的是自己便開有商鋪,有的與行商建立長期往來,有的甚至於直接將糧食售予邊軍將領,無論什麼渠道,利益都比佃農更高。
陸離察過晉陽丁的底細,不論商鋪、屋宅、桑茶等等產業,單論粟田,便有兩萬畝,租五千畝予佃農,單論剩餘一萬五千畝,純獲益便達千八百貫,依據新法,僅這粟田,官稅約為六百石,那麼他損失的不過是60貫錢,有誰會因為這區區60貫錢,便放棄千七百餘貫利益?
當然,太原實行新稅法,晉陽丁必須承擔戶稅,依他擁有產業、僕役數量,大約是按收入二十分一徵收,如若再在雲州置田,甚有可能劃分為上等,按田利之外的十五分一徵收,不想多交賦稅,那麼便不要再有兼併土地擴充產業的欲望。
說到底,新稅法將租庸調令精減為田稅、戶稅兩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