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更加希望太后主政。」
見韋太后神色雖然凝重,卻並不見慍怒,突厥使再接再厲:「臣使貴國之前,謝娘子交代,務必提醒太后,僅只斬除懷恩王並不能徹底杜絕隱患,叛軍十萬之眾,盡皆亡命之徒,務必剿滅方無後顧之憂,太后雖說已然寬赦前罪,然兩國議和,便為斷絕隱患最佳時機。」
敵國使者,竟然諫言韋太后殺害浴血奮戰的將士,當然是居心叵測,固然太后對懷恩王及其舊部確懷忌憚,卻並非沒有察覺對方的企圖,她冷笑,稍稍一抬手臂:「我國內政,就不勞使臣廢心了,使臣口口聲聲奇桑可漢重視兩國邦交,卻又何故一再出爾反爾,還是言歸正題,擬定這回和談協議為重。」
突厥使微微一笑,也不懊惱:「太后應知,議和並非我國可漢心甘情願,只戰爭若然持久,於貴我雙方均無益處,我國復國不久,若非大親王在貴境遭受刺殺身亡,眾將士憤憤不平,力爭討回公道,可漢也不會親征逼犯貴境,太后又怎能指責我國可漢出爾反爾?畢竟三大親王遇刺,真兇仍未察明,貴國可一直未予我國交待,而貴國那三大條件,對我國而言實在苛刻,臣不瞞太后,可漢決無可能接受,故而,還望太后能好生斟酌。」
韋太后大怒:「這麼看來,阿史那奇桑果然毫無誠意!」
「若無誠意,可漢便不會配合太后佯作稱降,並下令撤軍,但太后若堅持讓我國稱臣納貢,那麼議和之事不談也罷,我國雖然一時不能攻入甘州,然而敢問太后,就當真有把握讓突厥滅國?貴國數十萬大軍,能否長鎮甘州?太后如今敵患,可並非我國,可漢欲助太后一臂之力,太后卻存讓我突厥滅國之心,太后議和之誠又如何體現呢?」
韋太后竟無言以對! 突厥諳知大周國情,大周卻對突厥如今的困窘一無所知,韋太后哪裡想到戰爭持續下去,突厥便會四分五裂?她聽信了突厥使的狂言,因為她其實一直不想與突厥開戰。
在韋太后看來,西疆,乃至安北,為大漠蠻荒,華夏是以農桑作為基礎,不可能效仿蠻夷以遊牧為生,縱然將突厥滅國,將其領域納入版圖實則並不能產生實際的利益,這就好比大周建國,周武宗使得萬國來朝,然而卻僅是讓蠻夷稱臣,雖朝廷會下派官員負責治政,同時更多的是授予各部首領都督之職。
這就是武宗雖滅突厥,卻不能杜防百年之後突厥再度復國的根本原因。
大周並不能將突厥這個種族徹底滅絕,那麼便難以逃脫此消彼長的宿命,所以韋太后認為,大動干戈征服蠻夷並無必要,關鍵是要強國,大周強盛,蠻夷不敢來犯,而強盛的前提,便是滅絕內亂。
她的敵患是潘博,是賀珅,甚至是賀珝,並不是突厥。
所以對韋太后而言,議和的確迫切,當然倘若突厥沒有這意願,她也不可能主動求和,但突厥既然有了休戰的意願,已見曙光的韋太后,又怎麼甘心半途而廢?
「說吧,奇桑可漢有何要求?」
這句話讓突厥使大喜過望,此時的他可謂對謝瑩佩服得五體投地,他受令出使之時,幾乎以為這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經謝瑩面授機宜,他依計而行,竟然當真逼迫得韋太后妥協。
「撤軍是理所當然,可漢為示誠意,已經遵奉太后這首要條件,至於原屬貴國安北都護治域,可漢也答應交歸,甚至稱臣納貢等條件,可漢也願意配合太后,不過……突厥不會向貴國納貢,更不會逼迫天竺、大食等國給付賠金,待太后處治完備貴國內政,不可以此回議和要脅我國納貢,故,可漢認為,需得太后書印一封,以防節外生枝。」
這就是讓太后私寫承諾保證,放棄經濟補償。
這當然與賀湛起初的設想背道而弛,因為賀湛認為最最重要的就是「納貢」、「賠款」,此兩條方能杜絕突厥捲土重來。
可韋太后顯然不是那麼在意。
她看重的是眼下,是立即休戰,她才能專心致志整頓河山、大權在握,而只要休戰,國庫不至於告急,她養尊處優的生活仍然得以延續,沒有天竺、大食的賠金也不至於捉襟見肘,這些是「小利」,在「大局」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就算突厥捲土重來,有姚潛,有安寧伯,也足以抵禦!
突厥只要在表面上答應那幾大條件,蜀王黨便不
第1096章太后入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