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儀殿內,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李承乾靜靜地坐在書桌前,手中的毛筆在一張張宣紙上來回飛舞。
一張張宣紙上,寫滿了他關於大唐接下來該如何治理的想法。
攤丁入畝,這一改革之法猶如一把利刃,旨在打破傳統的賦役制度。
讓賦稅更加公平合理,不再讓貧民承受過重的負擔。
士紳一體納糧,宛如一顆重磅炸彈,衝擊著長期以來士紳階層的特權,讓納稅不再是普通百姓的專利。
火耗歸公,則像是一條韁繩,勒住了官員貪污腐敗的咽喉,規範了稅收的流程。
這三條改革之法,被後世稱為穿越者必用之法,仿佛是打開盛世之門的三把神奇鑰匙。
李承乾深知,只要實行了這三條變法,國家一定會走向強盛,屆時,國庫才能夠真正達到充盈。
其實,這三條變法,對於歷朝歷代的帝王而言,並非是遙不可及的天方夜譚。
從明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中,就已經可以初見端倪。
然而,歷史的長河中,如此之多的帝王,卻只有一個雍正皇帝敢站在百姓的角度,與天下士紳官員公然對抗。
他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決心,徹底地推行了這三條變法。
可嘆的是,他的這一偉大壯舉,在他死後卻遭到了文人的口誅筆伐。
那些文人拿著筆桿子,如同拿著鋒利的刀劍,無情地戳著他的脊梁骨。
而他的兒子乾隆上位後不過短短一年,就將父親一生的心血付之一炬,用廢除這三條法令來換取天下文人士紳和官員的擁戴,這無疑是歷史的一大悲哀。
李承乾回想起自己在咸陽城推行這三條法令的歷程,那是一段充滿血腥與果敢的過程。
自己之所以能在咸陽成功推行,前提條件是手中掌握了足夠掌控整個咸陽的兵力。
他以雷霆萬鈞之勢,直接將咸陽的世家、貪官污吏殺了個乾乾淨淨,那場景猶如秋風掃落葉般殘酷而決絕。
剩下的官員們在兵鋒之下,噤若寒蟬,哪還敢有絲毫的反抗,這才使得改革得以順利推行下去。
如今,長安作為第二個試點,自然也要推行這些改革。
李承乾心中清楚,等眼前這些紛繁複雜的事情辦完後,長安的改革必須要提上日程。
他深知,想要不被文人的筆桿子顛倒黑白,輿論這一方面一定要緊緊地握在自己的手裡。
長安日報的發行已經迫在眉睫,這份報紙將成為他向百姓傳達心聲、引導輿論的有力武器。
其次,就是大唐的原有兵權問題。
如今自己已經登基為帝,可卻一直沒有發現李世民留下來的兵符。
李承乾眉頭緊鎖,陷入沉思,他猜想自己老爹應該是將兵符都交給了各大將軍。
看來,要找個合適的時間給這些武將們開個會,將大唐的兵權收繳上來,進行改革,這是鞏固皇權、保障改革順利進行的關鍵一步。
而咸陽的乾宇商會,也是李承乾計劃中的重要一環。
這個商會就像是他手中的一把利刃,要儘快在長安城裡布局。
他看著窗外長安城的集市,眉頭微微皺起,那些集市大多髒亂不堪,衛生方面和環境方面都是嚴重的問題。
公共廁所的修建也要開始著手進行,這不僅關乎城市的環境衛生,還能變廢為寶。
肥料可以灌溉在皇莊裡,滋養莊稼,促進農業發展。
乾宇商會裡有工業部製作的精鹽和雪花糖,這些在這個時代堪稱奢侈品,還有琉璃、茶葉等一應事物,每一樣都是這個時代的硬通貨,要善加利用,發揮出它們最大的價值。
事情要一步步腳踏實地地做。正如朝堂上房玄齡所說的,治大國如烹小鮮,若是想一口吃成一個胖子,最後的結果只能是把自己撐死。
他看著眼前這堆積如山的事務,哪怕是他有著堅定的意志,也忍不住輕輕地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試圖緩解政務上帶來的如山般沉重的壓力。
「啟稟陛下,齊太師,房相,張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