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康公主一聽女兒的話頓時就急了起來,伸手拉住她,「昌平,你可還記得娘之前的話?這裡是京城不是西平,你不要覺著娘和你爹的身份就夠了,郡王他再怎麼說都是太后的親孫子,你還差著一層,明白嗎?」
一個有封號的公主和一個無封號的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福康的封號不錯,地位也不低,太后和皇上的態度在那裡擺著,即使是楚君煜見到她也要給她幾分面子,畢竟是晚輩。
但是福康公主能夠以一個位份不高之嬪妾女兒的身份得到太后的認同,靠的可不全是運氣,宮中那麼多的公主,過的連個得臉的宮女都不如的比比皆是,尤其是那些位份較低嬪妾的孩子,若是得不到皇上的眼,即使是個皇子也有被欺壓的連下人不如的,更何況她作為一個死去親娘的公主呢?
宮中其實最不缺的就是皇子公主,多她一個不多,少她一個也不會引起大家的注意,唯獨她不但得到了太后的關注,最後竟然還成功的被太后當成親生女兒一樣養大,為何?福康公主最是明白其中緣故,太后年輕時候可不是那等良善之人。
福康公主十分懂的宮中的生存之道,早早的扒上太后不說,還在皇上登基的最關鍵時候使了一把力,否則她也就是一個比較得臉的公主而已,和皇上又不是一母同胞,怎會給她諸多榮耀?
她時刻謹記自己的身份,一直都不敢越雷池半步,果然她的識趣贏得了太后和皇上比較長期的好感,可以說在京城還真沒有幾個人能夠壓過她。
但是女兒卻被嬌養的有些看不清形勢,到底還是平時太寵著她了。福康公主暗自嘆氣,求了許多年好容易得到這麼一個女兒,她和駙馬都把昌平捧在手心裡疼。
再加上在西平那個地方她身為堂堂公主,走到那裡都是眾人巴結的對象,她的女兒自不必說,從小就被人捧著長大。
她自己在宮中的時候雖然有現在的太后當時的皇后作為靠山,其實福康公主那個時候依然生活的小心翼翼,甚至比旁人更加小心謹慎,生怕行差就錯一步,就讓自己失寵陷入艱難境地。
她打小就早熟,宮中的孩子沒有不早熟的,環境不容人慢慢長大,他們只好逼著自己快點適應,福康公主也不例外,因為陪在當時的皇后身邊,她的一言一行都要經過深思熟慮,那句話該說那句話不該說,都三思之後才敢開口,不過大多數時候她都是比較沉默的。
那樣的生活雖然沒有在物質上有任何的短缺,甚至她因為記在皇后的名下比旁的姐妹更便利幾分,也還是讓她覺得壓抑,她不敢像別的姐妹那般對著自己的母妃撒嬌,亦不敢太過隨意,處於那種環境造就了她敏感而多思的性子,始終都不能讓自己真正的放鬆。
因為明白那樣的日子不好過,所以對自己的女兒她就更加多了幾分縱容,像是彌補自己的小時候,覺得讓女兒張揚恣意的活著就是實現了她一直以來的夢想一般,不願意去拘束女兒的行為。
因為這樣的日子只有在娘家的時候才能享受到,她自己沒能得到,她就想要加倍的補到自己女兒的身上,一開始還不覺得如何,等到發覺的時候才知道女兒竟然被養的有些過分霸道了。
在西平她可以隨意,倒是還不顯,回到京城之後福康公主整日擔心就沒有停過,又是回來沒幾日就傳出女兒蠻橫跋扈名聲的時候,更是發愁。
好在昌平霸道是霸道,倒是很會哄人,就連太后被她哄的對她都十分喜歡,讓福康公主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昌平縣主今年十六歲,及笄前後就有人來打聽,但是福康公主一直都沒有鬆口,她知道她和駙馬多早晚要回京城,就這麼一個女兒那裡捨得她遠嫁?所以回到京城之後這件事情立刻就提上了日程。
正好太后也在為楚君煜的親事發愁,楚君煜自己太有主意,如今他身份地位又不一般,還真是不好處理,就連太后也是不敢直接下決定,怎麼都要與他商議一番,等他答應了才作數。
本來男未婚女未嫁的,年紀相差了幾歲都是無傷大雅之事,昌平縣主和楚君煜倒是很合適,一看昌平縣主見到楚君煜時候的態度,福康公主一開始也是蠻驚喜的,再一看連太后都樂見其成,她就更是歡喜了幾分。
可惜,她們想的再是好都無用,人家楚君煜壓根就沒這份心思,這不就這麼直
第七三章 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