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李磧率部渡過滁河,便直接從大刺山西麓繞過,趕往武壽河流入長江的河口,在那裡等著敘州水營的戰船過來,然後送他們前往舒州跟淮西禁軍會合。
而在衛甄被五花大綁押回金陵治罪之後,跟隨李秀、李磧所部騎兵殺出敵圍趕到亭子山腳的千餘滁州官吏及兵卒,則被集結到亭子山東麓大寨南側山腳下臨時搭建出來的簡陋營寨里接受整編。
滁州城守軍,主要都是從早期趕往北岸圈占田地、掠奪奴婢的世家宗兵里徵調,兵甲頗為精良,也有極為難得的千餘戰馬。
江淮沒有畜養牲口馬匹的牧地,除了民間小規模的散養外,每年也會有少量的羌馬以及滇馬經蜀國或經黔中走阮江通道輸入。
這幾年韓謙治敘州,也不斷從黔中、南詔等地購入體形矮小卻耐力頗強的滇馬,如今累積也有上萬匹,但主要用於補充農耕以及工匠作坊之中緊缺的畜力。
就騎兵而言,即便是算上金陵事變期間所繳獲的戰馬,敘州騎營最終也僅編五百餘卒,都還是兼領護衛韓謙安全的侍衛營。
除了騎兵養護極費外,敘州多山水,不利騎兵作戰也是一個主要原因。
韓謙戰時當然能從敘州徵用更多的馬匹充當戰馬,但由於馬匹作為大型牲口運輸極為不易,前期的運力還是要騰出來運送將卒以及兵甲戰械等最緊缺的物資。
因此棠邑之前勉強湊出千名騎兵,除了一部分騎兵由奚發兒、郭卻等人率領充當偵騎外,一部分騎兵由韓東虎率領留在韓謙身後充當侍衛騎兵外,還有一部分騎兵被孔熙榮帶走,此時滯留在五尖山脈之中,與水師殘部及滁州撤入五尖山中的民眾在一起。
事實上,棠邑兵此時已經沒有一支成建制可用於突擊或迂迴襲擾作戰的騎兵了。
得知撤過來的滁州城守軍有千餘匹戰馬,昨日才乘船趕到棠邑、計劃由他重新組建一支騎營的趙無忌,午時就緊急帶著人趕過來,要獨占這批戰馬。
馮宣以及率部進駐到武壽河口安營紮寨的林海崢以及留守浦陽大營及棠邑的周處、田城卻不同意。
馮宣負責亭山大營,林海崢、田城、周處聽到消息,也借議事的名義提前趕過來,要求從這批戰馬里分一杯羹。
他們所部在少量敘州精銳步營的基礎上,編入左廣德軍舊部及流民壯勇,短時間內都急劇擴編到三四千人規模,除了常規兵甲戰械外,也極缺一批能夠快速偵察及突擊作戰的戰馬。
對這種事韓謙也不方便插手,由他們自己商議著瓜分。
除了戰馬外,韓謙同時也要求他們將千餘滁州守軍將卒分到各營處理掉。
大家只想著要戰馬,但對主要徵調自世家宗兵的滁州守軍將卒,卻不怎麼感興趣,甚至視為麻煩。
棠邑兵初期除了楊欽、林宗靖率領增援過來的水營外,同時也以最快的速度,在敘州精銳及赤山會精銳會眾三千餘人的基礎上擴編出五都步騎來。
前期主要也是得益於周憚的全面配合,直接將三千江州兵拆散編入諸都。
之後又有陳景舟率千餘廣德府兵及以左廣德軍舊部為基礎的三千廣德府民勇渡江過來,再加上從流民中徵募數千壯勇,使得在極短時間內,棠邑兵五都步騎從無到有,兵力急劇擴編到一萬七千餘眾。
無論是敘州精銳還是左廣德軍舊部,亦或周憚從江州帶過來的州兵,兵員素質都相當不錯。
而除了江州兵及流民壯勇外,有七千餘將卒可以說都跟敘州、跟韓謙有著極深的淵源、牽涉。
而林海崢、周處、馮宣、趙無忌以及郭卻、林宗靖、何柳鋒、肖大虎、竇榮、魏續等將領在這部分將卒之中聲望也是極高,與基層武官也都相當熟悉。
還有就是敘州一直都極重視培養基層武官。
因此,棠邑兵的整編速度極快,也差不多做到整編完畢就已經具備相當的戰鬥力。
這也是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直接拉上戰場作戰,而壽州軍會被打得措手不及的關鍵。
當然,倉促間編入未經訓練的六七千流民精壯,對諸部的戰鬥力還是有較為嚴重的負面影響。
昨夜馮宣率部強攻亭子山東麓大營,傷亡
第五百六十三章 贈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