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夠多的騾馬匹配,即便是照均縣故城的規模,重新夯築一道土質城牆,差不多也要十年才有可能築成。
鄭通雖然談不上精通算學,但經驗老到,不僅桃塢集軍府土城及哨院的修築,他代表左司有參與進去,匠坊大大小小的建築,他都是主建人,以前也主持過城寨的修築,對工程量的估算,不會偏差到哪裡去。
均縣殘城位於漢水、丹江之交,夏秋季雨水充沛,還不時有山洪爆發,從山嶺沖灌而下,流入丹江或漢水,夯土築城要求極高,省不了多少人力。
而倘若照韓謙的要求,要在夯築的粘土裡混絆石灰漿、竹蔑草屑,牆體的堅固程度是能更高,但需要的人手及錢糧更加靡費。
目前集結於滄浪的壯勞力,顯然是遠遠抵不上築城需求的,但韓謙此前之法也只能徐徐圖之,不可能立時就叫這些山寨,真就很放心的將寨子裡的精壯勞力都派到這邊,聽候左司勞役。
要是這些人都被扣押下來,這些山寨不就傻逼了?
而就南陽盆地的當前防禦形勢而言,錢糧反倒好說,杜崇韜則不大可能額外撥精壯民夫,支持龍雀軍在這裡築城。
一方面襄州在南岸已經有一座小型城壘,另一方面整個鄧襄防線上,哪個地方都不要徵用精壯民夫,強化城寨?
龍雀軍即便能爭取一部分精壯民夫,首先也要保障李知誥在荊子口等地的築寨需求。
此時,不要說十年築出一道合圍的城牆了,即便拖延兩三個月,韓謙都覺得在形勢上難以承受。
目前已經有小股的梁軍斥候,出現在樊城北面的荒野里活動,暫時還不敢往兩翼的山嶺滲透,但這只是暫時,而只要有一支梁軍主力進入南陽盆地,鎮住鄧襄兵馬不敢輕易妄動,梁軍小股的斥候精銳,必然就會往兩翼擴散。
左司想在滄浪立足,沒有城牆的防護,怎麼去抵擋梁軍斥候的擾襲?
這麼一來,鄭通等工師提出的方案就完全不能採用。
韓謙領著奚荏、鄭通等人走出大帳,看到營地里三四百人正清理殘牆斷垣。
均縣故城內的屋舍多為夯土牆,即便在之前的戰火中沒有被完全摧毀,但十數年甚至數十年沒有修繕維護,風吹雨淋,也都變成一堵堵殘缺不堪、隨時都會倒塌的危牆,需要推倒清理後重築。
這時候也能看得出均縣大量的房屋,都是開挖泥槽、鋪石為基,然後在鋪石地基之上夯土築牆,雖然不比用磚石從下壘砌到頂,卻也是相當考究。
韓謙仔細察看均縣故城的遺址,這座毀於前朝晚期戰火的城池,城內已經摒棄傳統的坊院建築,而是縱橫交錯的街巷結構。
東北翼地勢較高處,乃至州府縣衙等機構所在,巷道都相當開闊,但距離漢水、丹江最近的西南片,地勢低陷,主要是貧民的居所,巷道都相當的狹窄,有些巷道看殘址都未必有一步開闊,不要說供車馬通行了,一個人走進去都覺得有非常強的壓迫感。
他們之前選擇駐營地,主要是在地勢較高的東北翼,這時候迫於形勢,必須要最快的時間內築一座圍壘出來,韓謙發現他們之前的選擇重點錯了。
「我們應該先在西南邊築小型圍壘,」韓謙將鄭通等工師召集過來,說道,「這一帶都是貧民居所,巷道狹窄,但你們看,將這一片殘骸清理掉,巷道兩側的殘牆地基,加上巷道本身,也就五尺寬,正好是我們前期所需築圍壘的土牆寬度。」
韓謙的計劃,是挑選兩條相距百步的巷道,利用巷道兩側的殘牆地基為基礎進行築牆,先修築一座百步見方的圍壘出來,滿足前期抵達梁軍斥候襲擾的需求。
在現有的條件,山寨的戒心不消,但要更充分的利用山寨的人力,韓謙派出匠師,到附近兩座態度相對溫和的山寨,幫助他們修建石灰窯、指導他們燒制石灰,然後由左司從他們手裡收購石灰,這樣就能節省得開採石灰石、燒制石灰的人力。
甚至所需的煤炭、鐵料、石料、木料等物資,也可以採用這種方式,跟有溪澗相通的山寨進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