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今年多大了?」聞言唐傑看了金石一眼問道。
「十七。」腦袋稍微耷拉,金石底氣不足的說道。
「十七歲,太年輕了,你這個年紀是進不了新軍的。」唐傑說道:「雖然你哥哥不在了,但最起碼你家裡的生活困難算是解決了,如果你真有志氣的話就找一個新式學堂進去好好讀讀書,等幾年之後再來投軍也不遲。」
「那有教當兵的學堂嗎?我要和我哥哥一樣給您當兵。」遲疑了一會金石問道。
「有啊,」唐傑臉上露出了微笑,「南昌有一所江西武備學堂,你想去嗎?」
「想。」金石斬釘截鐵的說道,「我以前在武寧書院裡讀過書的,能讀書識字,我要是去的話肯定能學好的。」書院是以前地方上的教育機構,舊式的學堂大都以某某書院命名,而武寧書院則算是武寧地區名氣較大的一座書院了。金石以前就在本地的武寧書院裡讀過書,只不過並沒有長久而已。幾年前隨著科舉的廢除,像武寧書院這種舊式的學堂大都走到了壽命的盡頭,不是漸漸消失便是改成了新式學堂,而武寧書院便是在這股浪潮當中消失的一所學堂。
武寧書院沒了之後金石自然只能回到了家裡,再加上隨著父親的病重金家家境的衰落,現實情況也不允許金石再去讀書,就這樣金石便留在了家裡充當半個勞動力撐起了金家的重擔。如果沒有意外的話說不定金石會像自己的哥哥金木一樣在外面打工亦或者在幾年之後加入江西新軍當中,只不過金木的意外陣亡讓這個家庭徘徊在了十字路口。
一開始金石是打算像自己的哥哥一樣一人撐起整個家庭的,不過他這種想法在領取了屬於金木的幾百兩戰利品之後發生了變化。
知識改變命運,這是上千年來早已經在民間讓所有人深信不疑的一個想法,如果條件允許的話沒有一個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進去學堂學習,不說科舉了,就是能夠讀書識字也是好的。而也沒有一個少年不想去學堂學習。
金石同樣也是如此,如果沒有武寧書院的解散以及金家的困境說不定金石會一直在學堂里學習,只不過曾經的現實逼迫他放棄了這種想法。不過屬於自己哥哥的幾百兩戰利品卻讓金石熄滅的夢想重新燃起。
不去讀書是因為現實的困境,可是這幾百兩銀子卻一下子解決了金家所有的困難,甚至還能夠讓金家過上優渥的生活。在沒了現實壓力之後,金石對於讀書的渴望又重新燃起。
不過現在和當初已經不一樣了,隨著大量舊式學堂的解散,現在在想要讀書只能去那些新式學堂了,可現在武寧卻沒有一所新式學堂,想要繼續讀書只能去南昌城,而且即便是到了南昌他也不一定能夠進入新式學堂。因為和大量的舊式學堂相比,現在只是少量出現的新式學堂無不是精英學校,其招收的學生大都是官員、士紳以及地主子弟,像金石這樣的除非有人引薦否則想要進入一所新式學堂也是難上加難的。
不過唐傑的出現再一次改變了他的命運,當唐傑說出江西武備學堂的時候,金石的內心激動了。他知道對於自己來說這是一個大好的機會,所以他必須要抓住。
「我是想去,不過我怕我進不去。」金石道出了自己的困難。
「沒關係,我可以幫你。」拍了拍金石的肩膀,唐傑承諾道。對於願意投奔自己的人唐傑沒有必要拒之門外,特別是由於金木的原因,金石未來也必定能夠比大多數的人更加忠誠,因為他會比大多數人對江西新軍、對他唐傑有更多的歸屬感。滿門英烈的產生就是源於人們大都會對家族其他成員闖出來的良好名聲進行自覺的維護乃至走上和他們一樣的道路。
留下了承諾之後唐傑這才真正離開金家,金石並沒有直接跟著他走,而是留在家裡等待唐傑離開武寧的時候再一起走,同時這幾天的時間也是唐傑留給他的一個考慮時間,到底要不要走金石還有反悔的機會。
離開金家之後唐傑帶著幾個士兵到了另外一個因為重傷而殘疾的士兵家裡,這個士兵是以前邱家俊前隊的人,是在第一次進攻懷玉山的時候受的傷而後還因此成了殘疾,在南昌城傷好了大半之後便直接退伍回到了家裡。雖然不是自己以前的士兵,不過對於已經成為管帶的唐傑來說,其他隊的士兵他也要一視同仁。
兩家的撫恤金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