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徐浩東的判斷一樣,儘管雲嶺市名聲在外,畢竟只是一個四線城市,如果不是有人牽線搭橋,幾個所謂的經濟學家,不可能跑到雲嶺來興風作浪。
這個牽線搭橋的人果然是副市長劉浚如。
徐浩東心裡不爽,劉浚如的行為有兩大錯誤,一是不講政治,二是不守紀律。
當然,徐浩東還是有點理解理解劉浚如,與方利成和鄭騰育一樣,劉浚如也是邱與可的忠實信徒,信奉的是自由主義經濟理論,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劉浚如為邱與可與方利成和鄭騰育牽線搭橋,還算是正常情況。
劉浚如失算的是,本以為雲嶺人富得流油,企業家遍地,找些冤大頭整個五六百萬是小菜一碟。但他副市長的名頭不好使,雲嶺人精明且惜財,注重實際,不尚空談,聽說是為幾個經濟學家出錢,居然沒有人願意。響應的倒是有一些,口頭歡迎,但就是不肯掏腰包,少數人倒是願意,但也是象受到捐贈慈善那樣,幾萬元幾萬元的掏,這些開著直升機和名牌車的傢伙,雙位數的錢都不肯出。
老師及兩位師兄蒞臨雲嶺已有兩天之久,劉浚如很明白,再不向市委書記徐浩東報告,他的責任就大了去了。
沒想到徐浩東特能裝,居然說不知道邱與可一行已到雲嶺五十多個小時,把劉浚如當傻瓜。
劉浚如向徐浩東匯報了邱與可一行的相關信息,「……浩東書記,你看這事怎麼處置?」
「什麼怎麼處置?」徐浩東將球踢了回去,「大經濟學家光臨雲嶺市,咱們應該深感榮幸,但是,不是咱們主動邀請的,咱們不好直接出面,還有,咱們雲嶺市已經取消了公款招待制度,拿不出錢來招待人家,所以裝聾作啞是最好的辦法。」
「這樣不好吧。」劉浚如道:「邱與可先生是我國名列前五的經濟學家,人家能到雲嶺市來,是看得起咱們雲嶺市,咱們應該給人家必要的尊重。」
徐浩東瞟了劉浚如一眼,「他是你老師?」
劉浚如道:「也是,也不是,公開場合不是,非公開場合是,但我很認同他的擇優分配原理,我認為這是他最了不起的學術成就。」
「我不敢苛同。」搖了搖頭,徐浩東道:「關於擇優分配原理,早在一九三九年就已經在前蘇聯面世,作者康托洛維奇還憑此書獲得了一九七一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時間都早於邱與可成書時間二十年之久。這不能叫學術成果,倒是與學術腐敗、抄襲論文是一般面目。而他的《致富論》這類暢銷書,只是經濟學愛好者的作文,儘管不乏閱讀趣味,但與經濟學家的經濟學關係不大。所以,邱與可相對於經濟學家這個稱謂,既無肉也無骨,瘦骨嶙峋披經濟學家大氅,很象一個床單綁在了牙籤上。」
劉浚如不高興了,「徐書記,你不能這樣評價我的老師。」
「我實話實說,你的老師遠不如你這個學生,他不了解經濟學這門學科,也不能正確認識經濟學的作用。實際上,經濟學作為當代社會科學的一個門類,在西方都仍然存在爭論,認為不是客觀的科學,只是一種意識形態。它所有的理論都是建立在以往的經驗和對未來的假設上。現在和未來的社會條件能不能滿足這個假設,當社會條件不能滿足假設時,是修正經濟學理論,還是讓現實來適應理論。很顯然,一切從實際出發,我們應該發展新的理論來適應現實,或者採取多種經濟理論來應對現實出現的問題。邱與可卻不是這麼看,他認為經濟學是唯一客觀的科學,經濟學可以解決一切問題,而唯一正確的經濟學理論就是新自由主義的微觀經濟學。」
劉浚如道:「你倒是很善於抓住人家的弱點。」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嘛。」徐浩東微笑著說道:「他還寫過一本叫《危機論》的大文章,裡面有這麼一段話:『既然糧食危機、土地危機、能源危機、水危機統統都不存在,為什麼有那麼多專家都說危機確實存在呢?首先因為各方面的專家未必都懂經濟學,真正懂經濟學的人不會被這些危機所嚇唬住。』全文的主旨是論述我國根本就不存在這些危機,結論是懂經濟學就不會被這些危機嚇唬住。這本身的邏輯就很成問題,存不存在危機和會不會被嚇唬住屬於兩個範疇,你到底是說存在危機還是對待危機的態度問題呢?這是題外話。題內話是這樣,糧食專家、土
第0261章 不敢苛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