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與資本的雙重戰場
隨著劉峰的資本反擊愈加猛烈,李明瑤也意識到,她所面臨的並不僅僅是股東的選票和資金的博弈,還有一場關乎輿論控制的戰鬥。劉峰在資金方面的優勢,已經在短短几天內產生了威脅,而他對媒體的掌控,已成為她不得不重視的新戰線。
「李總,劉峰已經通過外部媒體大肆宣傳他即將注入的資本,且以『市場拯救者』的姿態登場,試圖在公眾中塑造一個『他才是公司未來的希望』的形象。」程昊在電話中匯報,「這場輿論戰似乎也已經開始了。」
李明瑤一時有些無奈,但很快,她的眼中閃現出一絲銳利的光芒。「輿論,終究是可控的。我們必須主動出擊,不能讓劉峰藉助媒體為自己洗白。」
程昊的聲音帶著幾分緊迫感:「但現在外界的風向對劉峰有利,很多媒體開始集中報道他對公司的『拯救』行動,言辭之間明顯在為他製造輿論優勢。」
「我們必須藉機反擊。」李明瑤的語氣已不再有絲毫猶豫,「聯繫我們的公關團隊,立即準備一份對劉峰資本行動的反駁聲明,同時開始聯繫幾家與我們有合作關係的媒體,通過他們發布關於公司未來的最新計劃。」
程昊迅速記下李明瑤的指示:「好的,我立刻安排。」
與此同時,李明瑤心中已經開始構思應對策略。輿論的力量不可小覷,尤其是在資本市場中,媒體往往能影響股東和投資者的情緒。在劉峰掌控了部分媒體後,公司的形象已經開始受到影響。如果不及時反擊,輿論的壓力可能會讓他們在接下來的資本競爭中處於被動局面。
李明瑤決定,首先要明確公司未來發展的藍圖,用最直接的方式回應外界的質疑。她親自起草了一份關於公司戰略發展的公開信,並通過可靠的媒體平台發布,向公眾闡述公司的長期發展規劃和團隊的決心。
「我們絕不會讓一個人,一股資本勢力,決定我們的未來。」她在公開信中這樣寫道,「未來,我們將專注於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致力於為股東創造更大的價值,而不是一味依賴資本的短期遊戲。」
這份聲明一經發布,立刻引起了廣泛的關注。雖然劉峰通過資本打壓李明瑤的影響力,但李明瑤通過這封公開信成功地傳遞了她的堅定態度和公司的長期願景。
「李總,您的公開信已經被一些知名媒體轉載,輿論的風向有了些許變化。」程昊鬆了一口氣,「不少股東和投資者對這份聲明表示了支持,認為李總並非單純依賴資本,而是在布局公司的長遠發展。」
「這只是開始。」李明瑤的目光更加堅定,「接下來,我們要更加主動地通過各大媒體,展示我們公司獨立創新的實力,讓輿論不再成為劉峰的武器。」
然而,劉峰並沒有輕易退卻。他通過自己控制的媒體和外部投資者,再次加大了輿論攻擊的力度,試圖將李明瑤描繪成「固執且難以改變思路的領導者」,並通過將他自己塑造成「公司唯一拯救者」的形象,進一步瓦解李明瑤的影響力。
「李總,劉峰又開始通過媒體報道,攻擊您對公司未來發展缺乏前瞻性。他最近還發布了一份採訪,稱公司管理層內部的分歧加劇,李總執意推行的戰略不符合市場需求。」程昊向李明瑤匯報時,語氣中隱約透出一些焦慮,「看樣子,劉峰準備通過輿論把您的管理方式置於一個不利的位置。」
李明瑤聞言,眉頭微微皺起。輿論上的攻擊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劉峰不僅僅在資本方面下手,還在公共話語領域占據了先機。
程昊頓時明白李明瑤的意思。「明白,我會立刻安排。」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李明瑤開始更加積極地介入輿論戰。她邀請了幾位行業內的專家學者,為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發表意見,並通過他們的權威評論,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公眾中的形象。與此同時,她加強了與幾家主流媒體的聯繫,確保每一次關於公司戰略和市場前景的報道,都會儘量展現出公司領導層的智慧與前瞻性。
劉峰自然也不甘示弱。他通過自己
第110章 輿論與資本的雙重戰場